光塔: 此塔建於唐貞觀年間,具有阿拉伯作風,聞名中外,是極具價值的建築事跡。光塔高36米,全部用青磚砌成,重要磚墻,表裏謾灰,建築平面為圓形,外面灰沙批蕩,開有幾個長方形小孔采光。有先後二門,各有一磴道,兩樓道相對回旋而上,到第一層頂上露天平台上出口處相匯。在平台正中又有一段圓形小塔,塔頂在最初原是金雞向鳳飛行。金雞或鳳是我國古典建築喜用的題材。到明代,該塔金雞幾回再三被颶風吹落。因塔身滑膩,又因教徒誦經時,常在塔頂用阿拉伯語呼叫招呼“邦卡”(召喚之意),粵語“邦”與“光”音似,故人稱“光塔”或“番塔”。尚有一說,唐時,塔不遠是珠江邊,該處一帶又是番市船埠,天黑,塔頂懸燈,以利導航和船泊,故稱“光塔”。於康熙八年(1669年),又為颶風吹落,後遂改為葫蘆寶頂,晚近改為橄欖形,1934年重建時改砌成尖頂。 該塔露出地面部門總高為35.7米,現據專家考核,以為塔下面土掩埋部門另有數米。古代有關記錄說塔高16.5丈。該塔因年月太久,現巳經日益傾斜,若遇 地動,上部小塔將不免墜毀。這種古老的圓形磚塔,並應用磚磴道回旋而上,在我國古建築中確切很凸起。我國磚砌佛塔,最古的如唐代多為方形、轉筒狀建築,用 木梯木樓板左右。到來代,塔才多用八角形及磚磴道的砌法,但砌工簡略,與光塔的圓形雙樓道的精致技巧,遠遠不克不及比擬。專家認為我國清真寺宣禮塔的磴道技 術,影響並進步了我國磚砌佛塔的建築技巧,在我國工程技巧史上不是一件小事。有關光塔的建築年月問題,今朝尚未肯定下來,有說唐代的,有說來代的,也有說 元代重建的。現存寺內的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郭嘉從《重建懷聖寺碑》及南來方信孺《南海百詠》、南來嶽珂《程史》都以為建於唐 代,比擬可托。
寺內建築: 寺內的禮拜殿前有龍眼樹和鳳眼果樹各一,故又有“龍鳳寺”之稱。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約3800平方米,主軸線上依次為:三道門、看月樓、禮拜殿和藏經閣。光塔則在寺的西南角。進頭門後,過一庭院,就到二門,二門是用華文書的“懷聖寺”,三門上有匾“教崇西域”。 看月樓: 看月樓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重檐歇山頂。面寬5.98米、進深4.88米,上、下檐采取插拱,情勢儉樸,以紅砂巖築墻,厚0.77米,有收分,四面各開一拱券門,南北券門各通庭園,器械券門各接廊廡,廊廡裏鑲有關於寺院的歷代碑文。上檐施三跳斗拱,天花平棋;下檐施四跳斗拱,作風承明制。 回廊闊4.1米,碌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鋪大紅階磚及青石板。 禮拜殿: 禮拜殿是1935年重建,鋼筋混凝土框架構造,平面為正方形,長寬均為21.1米。面積為445平方米。紅磚墻石腳,重檐歇山頂,明間無金柱,綠琉璃歇山頂,棟上題字有“大明成化三年事次丁亥秋九月二十日戊午重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事次乙亥臘月十七日己巳再重建”、“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元月二十一日辛未 第三次重建”、“唐貞觀元年事次丁亥季秋鼎建”。殿前月台為“鹹水石”打制,雕欄則為明代遺物,鐫刻精細古樸。
堂前月台: 堂前有月台,深12.56米,總闊18.66米。台基及月台為明代遺物,砂巖打制,月台前方及上下有石望柱,石欄板。欄板鐫刻精細古樸的暗八仙及如意圖 案。開國後當局3次撥款進行周全維修。禮拜殿兩側之四方對亭,從梁架構造與鐫刻看,應為明成化年間所建,清初及今後重建。 碑亭: 寺內3個碑亭,均為歇山頂,清初重建,仍堅持早期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