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東小丘上有窆石亭,“窆”字是葬的意思。中設略呈圓椎狀的石一塊,石高2米,頂端有圓孔,傳為禹下葬時所用的對象。據說遠古時代的下葬,先在地上挖一個深穴,用四塊如許的石頭分離放在泉台的雙方,再用繩子經由過程窆石上的圓孔,一頭拴在檐木上,另一頭由人拉著徐徐地把檐材深穴,然後推到個中的三塊,只留下一塊窆石在上面,以起到墓碑的感化。 石上留有題記殘字多處,以東漢永建元年(126年)所刻漢隸為最早,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汗青。因年月剝蝕,大多災以識別。尚有清乾隆至民國間錢泳、陳廣寧、吳國寶等人題刻。現窆石殘存漢隸銘文數字,已隱約不清。 魯迅師長教師也曾對窆石上的字作過一番考據,寫了一篇《會稽禹窆石考》。 傳說此石是遠古生殖崇敬的遺跡。舊時有人用銅錢蔔卦,投進上端圓孔的就生男孩,投不進者即生女孩。 窆石是大禹陵景點最古老的一件汗青文物,窆石亭為明天順五年1461年重建。 廟周群山逶迤,蔥翠繞合,寺院高瓦飛檐,紅墻四圍,氣候肅靜。 在窆石亭旁,還有“石紐”和“禹穴”兩塊碑,亦稱“死活碑”。二碑均高1.59米,寬0.68米,篆書,未簽名。傳原碑在四川省北川縣。“禹穴”碑陰有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陳沛熊題跋。“石紐碑下端有陳沛熊再跋。據說大禹生於四川北川的石紐鄉,死葬會稽。司馬遷曾“上會稽,探禹穴。”“禹穴”、“石紐”傳為唐李空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