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影(一零七)纘禹之緒岣嶁碑 陵聳肅靜,水澈流聲,茂郁越東。感大禹收獲,洪濤歸順;萬民農事,耕教有蹤。不入私門,智運民患,勸導承天千古功。夫子贊,是完人榜樣,後繼侍從。 今朝華夏昌隆,拜見禹陵仰止溢濃。數千年風儀,已融血脈;億民齊力,再建新功。一往無前,萬難不悔,超出小康期大同。新時期,正波浪滾滾,起飛巨龍。 禹廟在禹陵的東北面,坐北朝南,是一處宮殿式建築,始建於南朝梁初,歷代屢建屢毀。現存大殿建築系1934年重建,其他部門大都清代重建。個中軸線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岣嶁碑亭、午門、拜廳、大殿,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飲泉等景區,依山傍水,氣概恢宏,風景秀麗。 禹廟是大禹陵區的重要建築之一,始創於禹的兒子啟,是我國汗青上最悠長的祭奠、供奉民族豪傑大禹的寺院。全部寺院順山勢而慢慢升高,高下錯落有致,宏偉壯觀。密集的斗拱,梁上的繪畫,樸素而鬼斧神工。 從大禹陵進入禹廟區,依次為照壁、午門(包含宰牲房、齋宿房)、拜廳(包含碑房)、窆石亭、大殿。 照壁前為岣嶁碑亭,亭中有一塊字形獨特的 “岣嶁碑”,因最早立於湖南衡山岣嶁峰而得名。 明嘉靖二十年(1541)冬,紹興知府張明道據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拓本摹勒;其碑文字體形似“蝌蚪”所今後人稱它為“蝌蚪文”。 亭為清鹹豐年間所建。碑文凡七十七字,現碑文有明代大學者楊慎(升庵)的釋文。 意思是說:1.作為皇帝上下手幫助治國的大臣,應當登上被洪水圍團的陵陸,進入鳥獸出沒的處所,投入到抗洪的奮斗中,而充足施展本身的能力。2.我接收了帝命之後,在外奔忙了很多年,把本身的家也忘卻了。我住宿於山麓原野,動透了頭腦,累彎了身材,但始終同心專心一意,沒日沒夜地為平定水土而盡力。我走遍了華山、泰山、衡山諸嶽(勞苦於三山五嶽之間),因集中精神忙於治水大事而疏忽了朝拜、祭奠祖宗,只有治水大功樂成今後,來敬拜神明和祖先,將大功樂成的新聞祭告他們。 3.如今,受過災的處所又早木旺盛,庶民們已紛紜返回家園安身立命。南邊平原的河渠已都被疏浚而消除了水災,過著人給家足、安定祥和的日子。人們久長地歡跳狂舞,奔忙相慶,慶賀生平永遠。 岣嶁碑石亭建於清鹹豐四年,也就是1845年,為了掩護這塊碑而樹立的。 在岣嶁碑後有一塊照壁,正中圓雕“貪獸顧日”圖案,上有一獸踩著珠寶,人稱為“獱”。據說此獸貪心無比,竟然妄圖把太陽吞進肚裏去,最終葬身大海。意在申飭仕宦和庶民要以大禹為榜樣,公而忘私而弗成滋長物欲之念。 照壁四角分離畫“鳳凰牡丹”、“白鶴荷花”、“秋鳥黃菊”、“喜鵲梅竹”圖案,表現春夏秋冬四時。 岣嶁碑亭前是午門,單檐歇山頂,次間梁柱用垂蓮懸柱。有三間7行門釘大門,均按封建君主規格修建。 中央那扇門的門檻特殊高,雙方門檻略低。據說,中央的門是皇帝的專用通道,雙方門是文武百官通行的,它與門上的七行七顆門釘一樣,是封建品級軌制的一種標記。 門上有四根門當,門前有一對石鼓叫作門當戶對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午門上還有兩條龍,個中間插了一把寶劍,這叫厲龍插寶劍。 大禹所降伏的,讓它永遠軟禁在這裏,永久不得讓它在人世作亂。還有鯉魚跳龍門、雙龍戲珠等造型獨特的堆塑。 穿過午門,走過一段石板路,登上百步禁階即到拜廳。百步禁階前有兩鼎,銘曰:纘禹之緒,意為繼續大禹的事業。 拜廳也稱祭廳,是帝王及文武百官祭奠朝拜大禹的處所。 柱子上有有名書法家錢君陶所寫的楹聯: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甲;八年於外,平成河漢江淮。它活潑而形象地敘說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娶親四天就分開家去治水,經由八年的時光終於治平了長江,淮河,黃河和漢水。 其雙方擺設著的是1995年,2000年公祭大禹陵時的文字,還有中心等引導人參觀大禹陵時留下來的名貴照片。 拜廳和大殿之間有清乾隆十六年三月八日乾隆皇帝在此祭禹後留下的詩碑,又稱“禦書碑”。 禹王殿為雙重檐歇山頂,巍然矗立,殿背龍吻鴟尾直刺雲天,層脊有康熙皇帝所題“地平天成”四字,意為治平大地水災,造福庶民。 大殿是全部禹廟建築群的最高建築物,曾於1929年坍毀,現存大殿為1932年動工重建,1933年完工。 大殿五開間,高24米。殿內大禹泥像高5.85米,頭戴冕旒,手執玉圭,身披朱雀雙龍華袞,雍容大度,令人望而起敬。 塑像背後以9把斧頭為配景,有三層象征意思:一是象征大禹治水勝利規定九州;二是象征大禹治水所用的對象是一種鉞;三是象征兵權,因為“9”在古代數字中是最高的一個。 大殿還吊掛著四幅春聯,都是贊賞大禹的豐功偉績及其崇高的品格,最前面的一幅為“江淮河漢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這是康熙皇帝1689年來祭大禹時所撰的,由現代有名書法家沙孟海補書。 意為大禹治水勝利,使神州大地都受到其恩情,後人無不懷念大禹輝煌而巨大之德。(後人又以大禹為治國安邦的範例)只要精心一意地依照道德規範立品處世,治國安邦,就能超凡小我私欲,而具有崇高的道德。 第二幅是“績奠九州垂萬世;統承二帝首三五”。是乾隆皇帝1751年下江南祭大禹時所寫,由現代書法家王蘧常補書。 九州:大禹治水勝利後,將全國劃分為冀、兗、 青、徐、揚、荊、豫、梁、雍州。 三王:禹、湯、周文王。二帝:堯、舜 意為大禹平定了九州的水災,其好事永垂萬世。 第三幅是“乃聖乃神,疏九河人免為魚,萬世永賴;不衿不伐,拜嘉言賢無遺野,四海攸國”。這是現代有名書法家趙樸所撰寫。 意為大禹道德超群,聰明過人,是聖又是神。大禹治九河使人免為魚腹之災,萬世皆依附其好事;不炫耀本身的能力和事跡,擅長聽取批駁和建議,使有賢德、才華的人都能各盡其才,國度寧靖,世界大同。 第四幅是“二儀清濁還高低;萬國衣冠拜冕旒”。這是由現代有名書法家啟功集聯書寫的。 意為滾滾洪水之災經由大禹的勸導之後皆各歸其流;各路諸侯穿戴制服、戴著弁冕朝拜大禹,歌唱大禹的豐功偉績。 殿前上下兩廡分設東漢太守馬臻、明代知府湯紹恩治水功勞展覽。 殿內還擺設了鼓、磬等祭禹禮器。 大殿之東小丘上有窆石亭,“窆”字是葬的意思。中設略呈圓椎狀的石一塊,石高2米,頂端有圓孔,傳為禹下葬時所用的對象。據說遠古時代的下葬,先在地上挖一個深穴,用四塊如許的石頭分離放在泉台的雙方,再用繩子經由過程窆石上的圓孔,一頭拴在檐木上,另一頭由人拉著徐徐地把檐材深穴,然後推到個中的三塊,只留下一塊窆石在上面,以起到墓碑的感化。 石上留有題記殘字多處,以東漢永建元年(126年)所刻漢隸為最早,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汗青。因年月剝蝕,大多災以識別。尚有清乾隆至民國間錢泳、陳廣寧、吳國寶等人題刻。現窆石殘存漢隸銘文數字,已隱約不清。 魯迅師長教師也曾對窆石上的字作過一番考據,寫了一篇《會稽禹窆石考》。 傳說此石是遠古生殖崇敬的遺跡。舊時有人用銅錢蔔卦,投進上端圓孔的就生男孩,投不進者即生女孩。 窆石是大禹陵景點最古老的一件汗青文物,窆石亭為明天順五年1461年重建。 廟周群山逶迤,蔥翠繞合,寺院高瓦飛檐,紅墻四圍,氣候肅靜。 在窆石亭旁,還有“石紐”和“禹穴”兩塊碑,亦稱“死活碑”。二碑均高1.59米,寬0.68米,篆書,未簽名。傳原碑在四川省北川縣。“禹穴”碑陰有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陳沛熊題跋。“石紐碑下端有陳沛熊再跋。據說大禹生於四川北川的石紐鄉,死葬會稽。司馬遷曾“上會稽,探禹穴。”“禹穴”、“石紐”傳為唐李空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