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動身,前去關西。本年的元旦,曾經訪問過關西地域,其時去了大阪、京都和奈良。此次再次動身,經大阪往西,目標地是神戶、姬路和廣島,第一站神戶。 如今的神戶,是在95年的神戶大地動基本上重建的。昔時的那場災害,幾乎摧毀了全部城市,震後重建,如今又恢復了往昔的繁榮,讓人不禁聯想到了中國的唐山,一樣的大難不死,一樣的在廢墟上重建,讓我有去唐山一看的願望,這個會是將來的一部門。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地動今後徹底重建,可以清除舊城改革中的枷鎖,然則,對於民眾來說,這是個不折不扣的災害。是以,震後神戶,更給人以現代化都會的感到。 在神戶,抓住晚上的機遇去隨處看了下,去了神戶的中華街——南京町和神戶港。 和其他看過的唐人街一樣,南京町也是一個當地化的中國市場,但從名字而言,聚集了中國的幾個城市的名字:自己叫南京町,有兩個牌坊分離是西安門和長安門,只是這南京的名字,總會讓人不自認為回想起那段汗青。 南京町不大,一個十字型的結構,十字交叉處是個廣場,兩條街道的兩側,是林立的中國餐廳和中國市肆,街道都不長,不到50米,很快就可以走到止境。中間廣場正好有運動,有雜技表演,還有變臉,看的人不多。兩側的市肆也是,冷冷僻清的,門口無一破例站著召喚顧客的辦事員,操著顯著帶著中文陳跡的日語,看沒人響應,就隔著街道開端用中文聊天了。 等我看完神戶港再次經由南京町的時刻,有些商號已經開端打烊了,而其時才8點,中間廣場表演停止,圍觀的人群散去,恢復了鎮靜,剩下了立著的小石獅,一動不動。讓我認為,南京町其實很冷僻,與我經由過程旅遊雜誌獲得的印象天差地別。不知道這裏本是如斯,照樣應當由日本不景氣的經濟來背負重要義務。 身在國外,所以也有機遇去些唐人街,好比橫濱的中華街。給我的感到都是當地化了的中國文化,就像在上海吃到的川菜,大部門都是逢迎了上海的口胃,而不是堅持原汁原味的川味,唐人街也是如斯。中國文字中國人,中國菜中國藝術,但看來看去,老是認為少了點什麽——也許,是中國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