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台場海濱以彩虹大橋為配景的自由女神像) 當我在東京灣畔的台場驀地瞅見那位高舉右臂的自由女神時,幾乎不敢信任本身的眼睛。恕我目光如豆,來此之前從未據說過日本也有一尊自由女神。 東京的自由女神不僅形象和美國的那座一模一樣(當然尺寸要小得多),連四周的風景也很相像——假如不是因為有彩虹橋這座標記性建築作配景,神像死後的港灣的確跟哈德遜河沒什麽兩樣;東邊不遠處的兩幢高樓,更是如同雙子塔再生,一時真有“錯把東京當紐約”之感。從網上發照片給同夥們看,他們一致感慨:日本不愧是美國的好仆從兒啊! 後來才知道,這其實是我們的誤解。現實情形是,1998-1999年日本“法國年”時代,巴黎市將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時美國回贈給法國的那尊自由女神像借到日本展出;展出停止後,日本當局於1999年3月申請復制神像,獲法方贊成;2000年,神像復制完成並開幕。 固然東京自由女神像的來歷與美國沒有必定聯系關系,但它仍不失為日美特別關系的一個象征。在橫濱市中間,我們還見到一處為紀念1854年在此締結的《日美和親合同》而建築的小廣場,廣場上那座地球外形的“日美和親”紀念碑,似在有意陳述日美“親善”史的長遠。 很多中國人難以懂得為何日本人看待打敗了他們的美國非但不仇恨,還崇敬有加,奉為牛耳。在與日本青年進行合宿交換時,我們商量過這個問題。日本青年的說明是,戰後美國為日本帶來了全新的社會軌制、生存方法和現代文明,贊助日本實現了經濟蘇醒和騰飛。他們的父輩從孩提時期起接觸到的就是美國的糖果、片子、音樂……,美國事先輩和時興的代名詞,這種觀念又傳導給他們的下一代。 “在很長一段時光裏,日本人概念裏的外國就是美國。”一位日本青年說。 (在東京淺草寺鄰近遊玩的年青人) (一位老婦在劄幌陌頭瀏覽天皇次子妃紀子產下男孩的消息) “既遠又近”的中日關系 此次訪日適值中日關系跌落到實現國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谷。在官方關系僵持的背後,兩國的民間情緒也產生著奧妙變更。日本的民意查詢拜訪顯示,日本人對中國有親近感的人數比例已從1980年的78%降低到2006年的32%;而據中國的民意查詢拜訪,對日本有好感的中國人今朝也不外15%。 榮幸的是,我們這一路走來,所到之處大多是鮮花和瓊漿。無論是在東京等地會面的眾議員、當局官員和企業家們,照樣在富士山下與我們合宿交換的日本青年,以及在北海道招待我們進行民宿感受的日本家庭,都對中國和中國人抱有異常友愛的情感。 在劄幌開餐廳的高石晴俊師長教師,60多歲的人,依然身板結實、精力矍鑠,一談起中國來更是兩眼放光,他說感到本身“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中國人”。高石師長教師照樣劄幌西日中友愛協會的副會長。為了接待我們,他邀集了一大幫同夥到山上野餐,並專門制造了一塊用中文書寫的迎接牌,實在令我們激動了一把。 當然,一個顯而易見的前提是:主辦方在支配我們的交換運動時確定會選取高石師長教師如許的親華人士。所以,日本社會看待中國的主流設法主意到底如何,對我們來說仍是個難以求證的謎。但至少在我20多天的購物、參觀、遊覽進程中,沒有產生因為我是中國人而遭到冷遇的情形。 事實上,不管政治風雲若何幻化,中日之間的經貿接洽和人員往來已經成為一條斬賡續的紐帶。舉個小小的例子:在東京的新宿、澀谷等貿易區,有時會溘然聽到喇叭裏傳出漢語的叫賣聲,恍若置身西單或王府井。日本同夥說,20年前,在日本想找一件“中國制作”很難,如今倒是想找不到“中國制作”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