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2011年大洪水,消息中有兩條關於大城府被淹的視頻印象比擬深入,一是有名的樹抱佛頭被淹,二是大城人蕩舟經由一個露天臥佛。多次去泰國,卻未去過大城,看到這兩條視頻後,便決議要去大城逛逛。今春出差,經曼谷起色回國,恰逢周末,於是在曼谷國際機場租車做大城自駕一日半遊。 大城,泰語英音為Ayuttaya,距曼谷不到80公裏,是泰國汗青上大城王朝(又稱阿瑜陀耶王朝)故都,應緬甸而興,亦因緬甸而亡。假如說素可泰王朝首創了一統泰國的汗青,而大城王朝則是泰國汗青的鼎盛時刻。大城王朝約與中國明朝同時期,因欲反抗緬甸而追求大明的贊助,大城國王被明皇帝封為暹羅王,由此泰國古稱暹羅。當時鼎盛時邊境西據緬甸,北接中國,東伏吳哥,南控全部馬來半島,為泰國汗青上最大的疆土。 大城國王深信釋教,廣傳上部座(俗稱小乘)釋教教義,傳說於都城建寺院多於500個,釋教自此成為泰國國教,延傳至今。因與勁敵緬甸多次交戰,終被滅國,首都被毀,於今遺留於世的就是如今的大城府,卻也應古城寺院而列入結合國時光文化遺產名錄,是泰國三個汗青文化遺產之一。 大城王朝時期因受吳哥高棉影響,所建寺廟仍多有高棉印度教作風,分歧於現今曼谷的釋教寺廟。 走馬觀花,下面一一介紹: (一)、KING NARESUAN(納黎萱大帝),泰國汗青上的成吉思汗、唐宗宋祖。
(P1、納黎萱大帝,被尊為大城中興之王,大城王朝的鼎盛就是在他手裏完成的。此為納黎萱大帝紀念碑,處於古城護城河外西北。)
(P2、納黎萱大帝泥像。納黎萱大帝有著許多傳說,如少年時再緬甸為人質,後回國協父王反抗吳哥,後因緬甸嫉妒為避免危害宣告大城離開緬甸自力,禦向單挑手刃緬甸王子,造詣大城的鼎盛時代,是泰國汗青上最被追崇的五位大帝之一。此泥像在WAT TAMMIKARAT(塔米卡拉寺)中,處於護城河內古城正北側。) (二)、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 (P3、WAT PHU KHAO THONG,俗稱金山寺,處於納黎萱紀念碑後,醒目標就是這座白塔,是為了紀念歷代大城國王的赫赫軍功。)
(P3、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白塔。)
(P4、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白塔。) (P5、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白塔,高聳入雲。)
(P6、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白塔塔身及塔尖部門,保存著些許高棉作風。)
(P7、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白塔下靜修的和尚。) (P8、WAT PHU KHAO THONG(金山寺)白塔下靜修的和尚。) (三)、WAT TAMMIKARAT(塔米卡拉寺)
(P9、WAT TAMMIKARAT(塔米卡拉寺)。古城北面護城河內側沿路多有寺院遺跡。塔米卡拉寺殘存的大殿很是能幹。)
(P10、WAT TAMMIKARAT(塔米卡拉寺)大殿遺跡。) (P10、WAT TAMMIKARAT(塔米卡拉寺)大殿內部。大城國民多在殘存遺跡邊或簡略補葺或新建寺廟以持續供奉。)
(P11、WAT TAMMIKARAT(塔米卡拉寺)後殿遺跡。) (四)、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
(P12、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被譽為大城最俏麗的五座寺廟之一,處於古城正北。) (P13、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的拱形門。)
(P14、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的佛塔。)
(P15、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殘存的寺院大殿。) (P15、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的佛塔和舍利塔。兩座舍利塔是為了紀念在大城的兩位王子。)
(P16、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的佛塔。佛塔內地穴有著精巧的繪畫。)
(P17、WAT RATCHABURANA(拉嘉布拉那寺)的佛塔塔身精巧的雕塑。) (五)、WAT PHRA RAM(普拉蘭寺) (P18、WAT PHRA RAM(普拉蘭寺),處於古城中間,大城最古老的寺院之一,1369年,為紀念大城建國之主烏通王而建。寺廟的大部門建築毀於15世紀,現存一座外形有些像歐洲城堡的佛塔。)
(P19、WAT PHRA RAM(普拉蘭寺)佛塔,塔上保存著行走和站立佛陀的泥灰裝潢,相連的回廊裏則還有神話中毒蛇、金翅鳥的雕像。)
(P20、WAT PHRA RAM(普拉蘭寺)。) (P21、WAT PHRA RAM(普拉蘭寺)。)
(P22、WAT PHRA RAM(普拉蘭寺)。) (六)、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
(P23、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古城北部偏西,比鄰古皇宮,功效上相似與太廟或天壇,是皇帝祭拜與祈禱的場合。寺院內的三座斯裏蘭卡作風的舍利塔高聳的塔尖已經成為大城府的象征。)
(P24、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的三座舍利塔。) (P25、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的舍利塔。)
(P26、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的舍利塔。) (P27、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的舍利塔及古皇宮遺址。) (P28、WAT PHRA SI SANPHET(普拉斯裏三派寺)的舍利塔及古皇宮遺址。) (七)、WAT PHRA MONGKONBOPHIT(普拉蒙坤巫碧寺)
(P29、WAT PHRA MONGKONBOPHIT(普拉蒙坤巫碧寺),普拉斯裏三派寺南側,寺內有一12米高的銅佛,原鑄於15世紀,原寺損毀後,該銅佛在廢墟中孤零零的等待了兩百多年,後經補葺,重建寺院,至今。)
(P30、WAT PHRA MONGKONBOPHIT(普拉蒙坤巫碧寺),現存於寺中重建的銅質大佛。) (P30、WAT PHRA MONGKONBOPHIT(普拉蒙坤巫碧寺),寺中保留的老照片,原廢墟中的大佛。) (八)、WAT MAHA THAT(瑪哈泰寺)
(P31、WAT MAHA THAT(瑪哈塔寺)。處於普拉蘭寺東北面,遺跡中現存毀於大火後殘存存的正方形塔基,原塔高達50米,有高僧棲身,供宗教典禮之用。)
(P32、WAT MAHA THAT(瑪哈塔寺)殘存遺址。) (P33、WAT MAHA THAT(瑪哈塔寺)毀於大火的高塔的方形塔基遺跡,可以想象原高塔的範圍。)
(P34、WAT MAHA THAT(瑪哈塔寺)佛坐像殘跡。)
(P35、WAT MAHA THAT(瑪哈塔寺)。有名的樹抱佛頭,大城的象征。) (P36、WAT MAHA THAT(瑪哈塔寺)。2011年洪水佛頭曾泡在水裏。) (九)、WAT LOKAYASUTHARAM(洛卡雅蘇塔蘭寺)
(P37、WAT LOKAYASUTHARAM(洛卡雅蘇塔蘭寺),處於古城西北角,該寺建築盡毀,遺跡僅存地基殘跡和一尊偉大的臥佛。)
(P37、WAT LOKAYASUTHARAM(洛卡雅蘇塔蘭寺),關於2011年洪水有一個視頻就是大城居民蕩舟經由這個偉大的臥佛。) (十)、WAT CHAIWATHANARAM(差瓦塔納蘭寺), (P38、WAT CHAIWATHANARAM(差瓦塔納蘭寺),古城護城河外西南角大拐彎處,1630年由大城國王Prasat Thong建築,據說是紀念他的母親。遺跡仍保留有很多較無缺的高棉作風的舍利塔。)
(P39、WAT CHAIWATHANARAM(差瓦塔納蘭寺),這裏有著可能是大城最俏麗的天然風光。斜陽西下時,夕照余暉給舍利塔塗抹鍍上了一層金色,橘色的晚霞映襯著他們挺立的身影。這裏是觀賞大城日落的最佳行止。)
(P40、WAT CHAIWATHANARAM(差瓦塔納蘭寺)) (十一)、WAT Phutthai Sawan(普泰薩萬寺) (P41、WAT Phutthai Sawan(普泰薩萬寺),同樣是在遺址的旁邊建了新寺。不外高棉作風的舍利塔仍然很是能幹。)
(P42、WAT Phutthai Sawan(普泰薩萬寺),寺院始建於烏通王子時代,白色高棉作風的舍利塔是其標記性建築。)
(P43、WAT Phutthai Sawan(普泰薩萬寺),寺內也有一尊臥佛,佛像仍堅持著原有的沙石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