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迷蒙,坦蕩的大草坪依然堅持蒼莽的綠色,盡管黃色、紅色的落葉越來越厚重。草地之西,碧波浩大的波托馬克河東岸,聳立著一座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通體是雪白的花崗巖和大理石,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圓形廊柱圍繞著紀念堂,象征林肯任總統時美國的36個州。這就是林肯紀念堂。 與往常一樣,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和學生懷著崇拜之心,來此仰望巨大的林肯。國民不會忘卻,他親自草擬並公布了《解放黑奴宣言》,解放奴隸和保護了美國同一。假如說華盛頓首創了民主的美國,那麽林肯奠基了共和新美國的基石。拾階而上的時刻,我滿頭腦都在追憶斯陀夫人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假如黑奴軌制被保存,美國會不會有今天? 一座大理石的林肯雕像放置在紀念館中心,他的手安置於椅子扶手雙方,神色愁悶而肅穆。雕像上方是題詞“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氣裏”。林肯的眼光穿過大門,註目倒影池對面的華盛頓紀念碑,還有大草坪止境的國會大廈。前無愧祖先,後無愧來者。紀念堂的石壁上,銘記著林肯的兩篇有名演說,南墻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說》,北墻上則是林肯1865年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詞。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1860年11月被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但在奴隸主掌握的南部10個州,他沒有獲得一張選票。這場選舉,預示著美國南北決裂的公開化。林肯本人是平和的民主主義者,主意用和平的方法,限制奴隸制,慢慢加以破除。但汗青不是如許。 不出半年,1861年4月,南邊聯盟不宣而戰。戰斗初期,北方部隊倉皇應戰,被南邊軍打得節節敗退,連首都華盛頓也幾乎失守。北方在疆場上的失利引起了大眾的強烈不滿,很多城市爆發了請願遊行,請求@!word!@政府采取斷然@!word!@辦法,扭轉戰局。林肯意識到,要想打贏這場南北戰斗,就必需發動寬大農人,破除奴隸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簽訂《宅地法》,劃定每個美國國民只交納10美元掛號費,便能在西部獲得160英畝地盤,持續耕種5年之後,就成為這塊地盤的正當主人。1863年1月1日正式公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告克日起破除兵變各州的奴隸制,解放的黑奴可以應召加入聯邦部隊。 某種意義上,恰是解放的黑奴決議了戰斗勝敗。內戰時代,參戰的黑人到達18萬多,個中三分之一獻出了性命。解放黑奴,是南北戰斗(the Civil War)的轉折點。1863年7月初,南北兩邊在華盛頓以北的葛底斯堡睜開了內戰以來範圍最大的一次戰役,北軍大勝,從此轉入計謀進攻。1865年4月,南邊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向北方軍總司令格蘭特屈膝投降。歷時四年的南北戰斗以北方的成功而了結,保護了國度的同一。正如林肯所說,“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願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願望的是它停止決裂,它應當成為一個完全的整體。” 1865年4月14日晚,就在南邊部隊屈膝投降後第5天,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暗害者布斯(Booth)是著名梨園子弟,也是果斷的南部聯盟的支撐者。 1914年,林肯紀念堂動工,1922年落成。在紀念堂台階下,向華盛頓紀念碑延長,還配套建成了長長的倒影池。如許,在林肯紀念堂前東望,倒影池正好反照出華盛頓紀念碑,看起來加倍頂天登時。從華盛頓紀念碑下西望,同樣可見雪白的林肯紀念堂倒影在水中,神聖肅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