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多久不曾如斯,當我們輕啟窗扉的時候,眼下攤開的就是一片蔚藍海洋,在菊島澎湖,坐擁的就是這樣一扇面海的窗。
旅遊特點
花火節 每年炎天,澎湖花火節在觀音亭西瀛虹橋邊熱鬧舉行,火樹銀花綻放在暗夜星空,是澎湖的嘉年華盛事,萬紫千紅反照海面,點亮澎湖星空的殘暴精采。 水上活動 澎湖四面環海,海面上陽光逐白浪,綿延的沙灘環抱島嶼,海底五彩繽紛珊瑚礁圍繞,擁有多采多姿的生態景觀,是夏日從事水上活動的藍海勝地。 浮潛、潛水:山川沙灘、奎壁山、小門嶼鯨魚洞、目斗嶼、吉貝嶼、險礁嶼、桶盤嶼、虎井嶼、望安島、將軍澳嶼、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七美島,都是絕佳的潛水地點。
釣魚、小管 浮遊磯釣、筏釣、灘釣、拖釣、岸釣結合旅遊行程,是澎湖旅遊的特點之一。在一天或半天行程中支配海釣活動,結合景點參觀遊覽,三天二夜或 二天一夜下來,旅遊和休閒都能兼顧。 夜釣小管是每年 5 月起至中秋前的主要漁撈活動。夜晚乘著劃子出海,以強光照耀海面,吸引小管集合,期待小管上鉤後,可以當場摒擋,不論是沾醬生吃或煮小管麵線,都是絕佳風味。 海洋牧場 以接近天然生態的生長環境,在有限的空間放養高經濟價值的魚類,並確保漁獲品質和產量,由於箱網養殖設置在海上,是以有「海洋牧場」之稱。地位:西嶼鄉竹灣村內海、菜園、通粱、內垵北港西北側。 石滬 石滬是應用玄武巖及珊瑚礁在海岸築成的石堤。漲潮時魚兒遊進堤裡,退潮時歸路受阻身陷石滬,此時即可下水捉捕。澎湖潮間帶廣闊,巨細石滬總數約有 600 口之多,尤以吉貝嶼周圍最密集,綿延海際,好像海上長城,十分壯觀。 生態 澎湖嬌客綠蠵龜今朝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綠蠵龜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每年5月到10月產卵期會上岸產卵,由於母龜極為敏感,任何關擾都會中斷牠的產卵行為,是以望安島於民國84年劃設了6區共23公頃的『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以保護這項珍貴而稀疏的天然資源。 澎湖群島地處東亞候鳥遷移路線的中繼站,每年總有為數眾多、形形色色的候鳥飛臨各個島嶼,成為賞鳥人士追逐候鳥身影的勝地。澎湖全年可賞鳥,以春夏兩季為絕佳賞鳥季節。 澎湖群島歷經數次火山活動,形成發達的玄武巖地形,長年受風化和海水侵蝕後,各種樣貌的地質景觀,或高聳豎立,或彎曲傾斜,姿態萬千蔚為奇觀。近年澎湖縣 當局積極推動澎湖玄武巖成為國家級的「地質公園」,選定一市五鄉各一處,先期規劃為「六大地質公園」,保護這些珍貴的資產。 馬公市 市區古蹟旅遊線
觀音亭 觀音亭創建於清康熙35年(1696年),矗立西瀛三百餘年,是澎湖有名的釋教聖地。黃昏時來此欣賞西瀛夕照,海風輕拂,夕陽餘暉,美不勝收。觀音亭鄰近的彩虹橋,有「西瀛虹橋」的美稱,在夜間上燈後呈現七彩霓虹光,十分美麗。 媽宮城 媽宮城也稱為「澎湖城」,清光緒11年(1885年),清廷為加強澎湖防務而興築城牆,即為媽宮城。日據時期分兩次拆除城牆擴建漁港,現在僅餘西邊城垣,與大西、順承(小西門)兩處城門供後人憑弔。 天後宮 天後宮是全台灣歷史最悠長的媽祖廟,在明萬歷32年(1604年)荷蘭人登陸時便已存在。清康熙22年 (1683年),施瑯率軍攻打澎湖獲勝,奏請康熙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後,從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後宮」。天後宮隨處可見珍貴之古建材及古老建築技術,斑駁的痕 跡,訴說澎湖古往今來七百餘年歷史,今朝被列為國定古蹟。 澎湖開拓館 澎湖開拓館的前身為日治時期澎湖廳長官舍,日治昭和10年(1935年)完工落成,為典範的「和洋混雜」式建築,融會東西方風格。館內展現澎湖開拓史料文物,娓娓道盡先民開拓的艱辛歷程,是認識澎湖歷史的第一站。 中心街 中心街舊名「街內」、「下街」,是澎湖最早形成的商業聚落,街內建築依據明清時期遺留的街貌建築而成,包括四眼井、萬軍井、施公祠等多處古蹟坐落個中,歷史風味猶存。別的位於中心街鄰近的城隍廟,創建於乾隆43年(1778年),為縣定古蹟。
澎南濱海旅遊線
山川沙灘 位在山川社區南邊的山川沙灘,沙質潔白細致觸感輕柔,異常適合悠閒的漫步。不過這麼美麗的處所,卻有一個極可愛的古稱,叫做「豬母落水」,相傳有一隻母豬 路經此地,引來飢腸轆轆的大章魚上岸捕食,雙方在沙灘上纏鬥許久,母豬最後不敵章魚蠻力而落海,這個有趣的典故,就是「豬母落水」的由來。來到山川沙灘, 看不到往日母豬的身影,但海天一色的風景,卻讓人回味無窮。 風櫃聽潮 來到澎湖,必定要到風櫃體驗浪潮洶湧與風櫃洞噴水的奇音奇景。風櫃海岸擁有十分發達的玄武巖柱狀節理,海崖 因海水侵蝕而崩落,由於浪潮深刻地下空間狹小的海蝕溝,激盪旋轉之際,巖洞內響起一陣陣“空隆、空隆”的濤聲,此即為【風櫃聽濤】的由來,假如碰到海水漲 潮時,即可見到水柱噴潮的奇觀,只是這樣的奇景卻不是時常可見,只有在海水大漲或是颱風天時才可能出現,是以想要一睹猶如鯨魚噴水,時而搭配霓虹映照的奇 幻景緻,還得要碰碰運氣才行。 蛇頭山 蛇頭山曾是一個古戰場,明天啟2年(1622年),荷蘭人在此興建一座城堡作為貿易的據點。天啟4年 (1624年)明軍派兵擊退,荷蘭人將可搬運的建材運至台南安平,興建熱蘭遮城,遺留下來的土垣與壕溝,則成為澎湖歷代當局的海防炮台。山上尚有日軍松島 慰靈碑以及法軍萬人塚紀念碑。沿著前去蛇頭山的山坡小徑,兩旁銀合歡夾道,爬上山頂視野遼闊,可以遠眺澎湖灣。深藍海灣環抱的蛇頭山,藍天白雲愜意天然, 讓人有種遠離塵囂的平靜。
湖西鄉
隘門沙灘 穿過寧靜的冷巷與古樸的村,美麗的隘門沙灘,就出現在面前,星狀的有孔蟲是這個沙灘上最特別的住客。有孔蟲為海洋中的單細胞原生生物,牠會排泄鈣質或矽 質的外殼,形成星芒狀或許多小孔,有孔蟲滅亡之後,殘骸變成星狀沙粒,型態多樣,這就是星砂,也是隘門沙灘最珍貴的資產。 林投公園 海風經年吹撫的澎湖,想擁有一片林木,似乎也成為一種奢求,不過在澎湖人不服輸的本性下,遍植木麻黃的林投公園,就這樣迎風而立,也為澎湖群島平添幾許綠意與蒼翠。穿過林投公園,可見到一片綿延3.4公裏長的黃金沙灘,碧藍澄淨 的海水,柔軟潔白的沙灘,散步其間,聽濤觀海,別有一番樂趣。此外,澎湖傳統漁業中的牽罟,近年來轉型成為休閒漁業,暢遊湖西之餘,不妨到龍門、林投公園 一帶,體驗古早味的澎湖漁村風情。 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為今朝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的紀念碑。滿清末年甲午戰爭,清廷與日本約定馬關條約之際,日軍於光緒21年(1895年)由裡正角登陸進攻澎湖,日本佔領澎湖之後,在裡正角立碑紀念。二次大戰後,原碑則被改 菓葉日出 菓葉日出為澎湖八景之一,因日出美景與海的顏色緊密搭配,淩晨時分,日出前後,天色由黑轉藍再轉換成魚肚白,雲彩由深紫逐漸淡化轉變成粉彩的紅色,再逐漸 變成刺眼的橙黃,直到太陽從海平面升起,瑰麗的顏色讓人目不暇給,誇耀奪目,就是菓葉日出最迷人之處。 想要欣賞菓葉日出可要夙興,四點多到觀日樓或是菓葉海岸邊的海堤上期待,與晨光一同迎接澎湖美麗的淩晨。 奎壁山 奎壁山自古就以「奎壁聯輝」之名被列為澎湖八景之一。奎壁山與東側另一小島"赤嶼"間,有一條長約500公尺的玄武巖步道,在退潮時會袒露出來,此時前去 撿拾螺貝,觀察豐富的潮間帶生態,或是攀緣赤嶼,均十分有趣。奎壁山與赤嶼一帶玄武巖地形發達,今朝已列為澎湖先期規劃的六大玄武巖地質公園之一。
離島旅遊線
北海旅遊線 險礁嶼 看過偶像劇「原味的炎天」,必定對劇中藍天白沙的迷人景緻印象深入。位於吉貝嶼南邊的險礁嶼,因鄰近多暗礁而得名。險礁嶼周圍海底資源豐富,綺麗的海底世界,吸引許多遊客來此浮潛。 吉貝嶼 吉貝嶼為澎湖夏季渡假的熱門景點,也是偶像劇「海豚灣戀人」的拍攝場景。因海流沖積而形成的吉貝沙尾綿延海際,海風輕拂,不時溫柔拍打著海面。吉貝嶼多樣的玄武巖地貌,景觀特別,今朝已列為澎湖先期規劃的六大玄武巖地質公園之一。 目斗嶼 澎湖群島中最北方的小島,鄰近海域暗礁密佈,波濤洶湧,往日海難事宜頻傳,於是建造目斗嶼燈塔,塔高39.9公尺,創建於1899年,是全東亞最高的鐵架燈塔。 姑婆嶼 澎湖群島中最大的無人島,位於吉貝嶼西南邊,東側為北海最著名的丁香魚漁場,東南側海域存有珊瑚群,資源相當豐富,是從事海底景觀活動的優越地點。冬季盛產紫菜,為全國最有名的野生紫菜產區。 鐵砧嶼 全島為玄武巖所構成的方山島嶼。北面海崖由於長期受海水侵蝕,形成十餘公尺的海蝕洞。候鳥棲移季節,尚可看到成群燕鷗盤據飛翔,為賞鳥的好去處。 東海旅遊線
員貝嶼 員貝嶼的柱狀玄武巖異常發達,變化多端,「石筆」、「石硯」與東北側狀似百摺裙的柱狀玄武巖互相輝映,是當地最引為傲的天然景觀。 澎澎灘 澎澎灘是近年來浮出於海面的白色沙灘島,由於尾端沙灘不時隨著潮汐而移動,猶如龍尾擺動,是以也被稱為『活龍灘』。澎澎灘是小燕鷗亞洲遷徙線的中繼站之一,每年四到七月牠們都會來到這裡滋生,是以灘上設有海鳥保護區。 雞善嶼 雞善嶼分為巨細雞善二島,小雞善以風景取勝,大雞善以鷗鳥成群聞名,兩島淺礁環繞,有獨特的盤狀石珊瑚與繽紛的熱帶魚。每年燕鷗滋生期群集的鳥兒,更為島上增加迷人的風采。雞善嶼擁有豐富的生態與地質景觀,今朝已列為玄武巖天然保存區,弗成登島。 錠鉤嶼 因島嶼外形與船錠類似而得名,全島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巖構成,再經過風化和海蝕,形成造型獨特多樣的海蝕地形,同時也是北海鷗鳥的重要集合地。今朝已列為玄武巖天然保存區,弗成登島。 白沙嶼 從白沙岐頭港出發,往東北方行駛,可以看到擁有一大片沙灘的島嶼,像極了擁有白肚的黑貓,等於「白沙嶼」。這片沙灘是個典範的沙嘴地形,今朝已列為玄武巖天然保存區,弗成登島
南海旅遊線
桶盤嶼 桶盤嶼,因外型似覆蓋的桶盤而得名。東、南、西三面海岸均圍繞著偉大玄武巖石柱,奇巖怪石星羅棋布,今朝已列為澎湖先期規劃的六大玄武巖地質公園之一。 虎井嶼 虎井嶼是澎湖第七大島,在東山海底一帶,天氣晴朗且大退潮時,可以看見類似城牆建築的影像隨波擺盪,此即澎湖八景之一的「虎井澄淵」,這個位於海底的失蹤世界,畢竟是天然礁巖,亦或是人工建築,至今仍眾說紛紜,成為澎湖數百年來極度神秘也極度浪漫的傳說。 貓嶼 貓嶼海拔70公尺,為澎湖最高點。有大貓嶼及小貓嶼二島,遠眺好似二貓伏臥在海上。海崖巖石高聳,人跡罕至,常有上萬隻海鳥棲息,為世界罕見之海鳥樂園,今朝已列為海鳥天然保護區,弗成登島。 花嶼 澎湖最西邊的花嶼,由玢巖組成,與澎湖群島多數由玄武巖構成的地質景觀大不雷同,島上的花嶼燈塔素有「花嶼之光」的美譽,是花嶼的重要地標,創建於1939年,塔高12.5公尺,是澎湖最西邊的燈塔。
特點美食
黑糖糕 帶著濃郁香氣,軟中帶 Q的黑糖糕,是祭奠用的糕點,有點類似台灣本島的「發糕」,現在已經成為澎湖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冬瓜糕 外形類似車輪餅的造型,酥酥的外皮有太陽餅的口感,冬瓜餡加上麥芽,口感綿密紮實,幽香不甜膩,異常好吃。 鹹餅 咬起來酥脆,豬油香味中帶點胡椒嗆,這就是澎湖處所特產─鹹餅。脆酥外皮以傳統手工製作,古法烘焙,濃濃古早味,咬下一口滋味令人難忘。 嘉寶瓜 外型長得像枕頭的嘉寶瓜,是澎湖特有種,產於白沙中屯一帶,果皮脆薄易破,果肉呈金黃色,口胃清淡而多汁,有點像西瓜,卻又比西瓜加倍甘美,是解渴消暑的絕佳選擇。 稜角絲瓜 俗名就是遠近馳名的澎湖菜瓜。因受到澎湖獨特的氣候影響,稜角絲瓜風味獨特,久煮也不爛不變色,以它為食材的「絲瓜炒蛋」,就是很道地的澎湖名菜。 洋香瓜 也叫做「哈蜜瓜」,由於澎湖的氣候乾燥,是以所生產的洋香瓜果肉厚,汁甜味美,清沁濃純的香味,以及厚實的口感,形成了獨特的風味,與台灣所產的洋香瓜滋味迴異。 香瓜茄 澎湖地區氣候溫濕,最適合楊梅生長,是春夏重要的農特產品。楊梅每年一月至三月結果,果實外皮上有紫色紋路,鮮美多汁,富含維他命C,清涼退火,適合夏日食用。 蘆薈 位處亞熱帶的澎湖,終年天氣溫暖陽光充分,生產品質優越的吉拉索蘆薈,不只可以食用,更是保濕潤澤肌膚的保養聖品,在澎湖艷陽世界,用蘆薈舒緩夏日驕陽親吻過的肌膚,後果異常好!
風茹草 隨著夏日來臨,澎湖許多人家都會摘採風茹草在門前庭園曝曬,曬乾後珍藏起來,就是澎湖有名的風茹草茶,冰過後飲用,清涼順口,暑氣全消。湖西鄉白坑村內擁有一望無際的風茹草原,夏季黃花盛開時,一片黃澄澄的花海,在藍天白雲映照下,非分特別寧靜悠閒。 仙人掌冰 澎湖仙人掌肉厚而多刺,果肉鮮紅,經過一番處理後即可食用。仙人掌多刺,本來讓人恨入骨髓,不過隨著酸甜可口的仙人掌冰盛名遠播,現在已經成為遊客到澎湖必嚐的夏季消暑聖品。 紫菜 冬天是紫菜生長的季節。在澎湖採收紫菜可是要和海水賽跑,當退潮之際,漁民們走過長長的海灘來到礁巖採收紫菜,即將漲潮時就得趕緊回到岸邊。澎湖東北海及南海無人島均盛產紫菜。 海鮮 澎湖北海地區是有名的丁香魚場。每年農曆3月上下,丁香魚會洄遊到澎湖北海一帶產卵,秋季過後,又成群洄遊出澎湖海域。 躺在海洋臂彎的澎湖,鮮美的海之味一向為人所津津樂道,丁香、海鱺、牡蠣、九孔,種類繁多不勝枚舉。喜歡嚐鮮的饕客可以走訪馬公漁港一帶的海鮮街,經濟小吃、精緻摒擋,各式海鮮任君挑選,保證讓喜愛美食的您回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