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多年的時間,它是庶民們往來器械的要道*, 130多年的時間,它是淡、蘭史起升降落的見證。 草嶺舊道,跟著前人萍蹤觀山、望海, 草嶺舊道,尋著金風抽豐花香看風、看雲。 * 草嶺舊道:據說因為山嶺的最高處只有芒草發展而得名。舊道是淡(水)、(宜)蘭舊道的一部門,也是今朝台灣僅存的清代遺留舊道之一。 草嶺舊道的扶植,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清乾隆末期,平埔族原居民白蘭氏開拓了從暖暖到宜蘭的山路。 別的就是嘉慶年間,台灣知府楊廷理為了增強對嘎瑪蘭廳的治理,同時也為便利墾拓庶民的收支而開拓。 道光3年的時刻,林本源家族開創者林平侯感到從艋舺、萬華到噶瑪蘭的出行極其未便,出資拓修了昔時楊廷理開拓的山路。後來,林平侯的兒子國華在鹹豐6年進一步構築了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完成了淡蘭山道的構築。自此,這條山路銜接台灣北部器械兩地長達百年時間。
草嶺一面是山,一面是海。 山嶺全是芒草,春夏之際,綠的是山,藍的是天/是海。 金風抽豐吹拂,芒花盛開,滿山染白,又是別的一番氣象!
接近山頂埡口處,一間小小的福佑宮,古早的趕腳人走到這裏的時刻,心裏想來必定會獲得些許安然的慰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