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代書院的楹聯
劉興君
書院是中國古代私家或官府所樹立講學的處所,來源於唐代。據記錄:公元七一八年,即開元六年,唐始設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三年,改名為集賢殿書院。重要掌管校刊經書,征集遺書辨明典章,以備參謀應對。內設置學士。可見最初的書院純屬學術機構。唐代末年,書院開端用於講學,私家創辦增多。到宋代書院便多了起來,地點多選在山林勝景之地。其最有名的四大書院是:白鹿、石鼓、嶽麓和應天府。學者講學,研習儒家經典,也群情時政,成為人們求知的處所。到元代,書院開端普及。明清加倍風行,因為科舉測驗要考陳腔濫調文,是以,書院就成了備試應考的進修場合。 就今朝所能查到的材料來看,台灣有書院近二十所,都建在清代。大多半都有楹聯,有的還許多。最早的書院在台南市,原名叫中社書院,後改名為奎樓書院,始建於雍正四年,即一七二六年。清人趙逢源為其書撰一聯,其聯為: 才識奎星真面貌 更看滄海大文章 此聯有氣概,也有內容。尤其下聯,沖破書院自己的領域,把眼力放在社會變遷上,讀後令人氣量氣度坦蕩。比它晚建八十六年的蓬壺書院也用此聯,可見此聯,有必定影響。 彰化境內的白沙書院,建於乾隆十年,即一七四五年,清人杜觀瀾為其撰寫一聯: 祝懷皇右之英,立言建功還樹德 □身名教之地,希賢希聖更希夫 下聯第一字因年月長遠,無法識別,依據原文應當是“置”字,存疑。 在澎湖馬公鎮的文石書院,建於乾隆三十二年,即一七六七年,也有一聯: 文章闡道德 石室蘊輝煌 這一聯言簡意明,並以鶴頂格嵌“文石”二字,天然奇妙。一八○七年,即嘉慶十二年,在彰化員林鎮所建的興賢書院,又稱文昌帝郡廟,也有一副楹聯: 興詩立禮,賢關全域 文運利市,昌期際會 聯中“昌期際會”,如改成“際會昌期”,才相符楹聯紀律,因材料如斯,只得照錄。這副聯太拘於儒家學說,顯得有些迂腐死板。只是聯內以碎錦格嵌以“興賢、文昌”四字,算是有些特色。 在雲林境內,建於嘉慶十九年,即一八一四的振文書院,楹聯許多,這裏擇兩副加以評介。其一為: 振聵發聾,共沐春風化雨 文林學海,允期起鳳騰蛟 上聯講的是教,下聯講的是學,帶有美妙的期望。文字淺易易懂,用在書院是很貼切的。其二是: 德教萃螺陽,義路孔門崇廟貌 衣冠隆海國,升堂入室蔚人文 此聯因為聯合了本地的天然景觀,不僅有特色,還給人新穎感。比晚建一年的屏東書院,在民間東縣內,有兩副楹聯,個中一副是: 屏臨太武,戶居維山,依然大地鐘靈,宏開勝境 東樹風聲,西來化雨,頓覺文明入世,聿換新猷 此聯盛贊本地的人文和天然,把書院的興建算作是春風化雨,帶來的是“文明入世”、“宏開勝境”,並堅信將來的美妙,寫得有特點、有內容、有深度,較之幹巴巴的說教更具活氣。聯首又嵌“屏東”二字,較有地區特色。南投縣內的藍田書院,建於一八三八年,即道光十三年,為南投最負盛名的事跡。本地人又稱這裏為文昌廟,裏面還祀奉朱熹。藍田書院是台灣現存楹聯最多的書院,個中一副寫得十分出色: 藍可染科,合青黃赤白黑,絢出文章同錦繡 田宜耕種,本仁義禮智信,培成秋實與春華 以鶴頂格嵌“藍田”二字。上聯由藍引出“青黃赤白黑”等色彩詞,來喻“文章”“錦繡”;下聯從耕田說起,強調進修的基本在於做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最後的結果是“春華”“秋實”。這副楹聯是台灣書院中最好的楹聯之一,可稱得上楹聯中的上品。 比登雲書院晚建兩年的學海書院,在台北市境內,原名文甲書院。個中一副較長的楹聯寫道: 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前人雲功可相長也 海祭於後河祭先,或源或委,正人曰本期學務之 此聯作者為清人陳維英,他為台灣勝景景觀寫了不少高程度的楹聯,去官後在台灣主持學海書院和仰山書院。他的這副聯重點在寫學與教的癥結地點,常識的源與流的辯證關系,蘊含著必定的哲理。在南投縣內,建於道光二十八年,即一八四八年的登瀛書院,後幾經重建重建,其正門上有兩副楹聯。其一是: 文運復昌隆,蔚起人才高斗極 祠堂重換美,巍然廟貌冠南邦 從聯文上看,這副楹聯不是寫於初建,而是寫於某一次的重建或重建。雖說文字有高談之嫌,但也不失為美妙的願望。其二為: 登雲有路誌為梯,聯步高攀鳳閣 瀛海無涯勤是岸,翻身跳進龍門 聯首嵌“登瀛”二字。內容凸起了“誌”和“勤”是很現實的,但後半部門“攀鳳閣”,“進龍門”為目標,是封建社會的局限性。總之,兩聯都寫得比擬流利。在彰化縣內,建於道光年間的文開書院,清人鄧傳安為其撰書一聯: 賓日有祥,興雲有兆 希賢得地,入道得門 這一聯與其他聯紛歧樣的處所是有點形而上學的味道。在彰化還有一所書院是建於鹹豐七年,即一八五七年的道光書院,內也祀奉朱熹。有聯數副,個中一聯寫道: 集解析疑,傳斯文正印 繼往開來,為萬世宗師 聯文贊賞宋代大儒朱熹在學術和教授教養上的造詣,歌唱其是儒家學派的真正傳人,“萬世宗師”。在南投縣內,建於光緒十一年,即一八八五年的明新書院,有副楹聯為: 明德教人群,不厭不倦,功高日月 新民隆世運,至正大公,道冠乾坤 此聯看來是位贊同維新變法的人所寫,內容還真有點維新思惟。在台中大肚磺溪村,建於光緒十六年,即一八九○年的磺溪書院,可能是台灣書院最後建的一所。書院內有楹聯四副。個中一副是如許寫的: 磺石舒丹,半壁嵯峨開筆陣 溪流映碧,千層浩瀚起文瀾 聯首嵌“磺溪”二字,天然、無斧鑿痕。對仗工整,平仄有序,內容充分,格調不俗,足見作者功力不凡。是可貴的一副好聯。 跟著科舉軌制的破除,書院最初多改為黌舍,又經由時光的浸禮,現在都已成為事跡。台灣和大陸同是炎黃子孫,一脈相承。書院在汗青上曾造就了大量封建人才,對社會的成長,文明的推動起到過積極的感化,這對於周圍環海的台灣來說,感化更大一些,如許說應當是相符事實的。
我有個博客,感興致的同夥可以惠臨指點。其網址是: http://zizhuzhaizhu2008.blog.so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