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見一條以書局為名的街,更是第一次發現一條賣書賣出了名的街。從北門郵局到西門一家家地慢慢逛,心裡漸漸填進一種異常奧妙的感覺。似乎棉花街、東江米巷、禦茶道一樣,每家店鋪都有本身的氣味,當它們散落四方時只為解決民生大計,而齊聚一堂時卻會給屬地增加別樣的趣味。更何況商品是書。每一家都書架林立,但佈置又不盡雷同,經時光磨洗而形成獨特的光輝,讓人尚未沉浸就能體驗到——滿足,與幸福。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書香的味道? 我知道書要紮堆兒才有書香味。形單影隻的書只聞得出油墨味,也並不十分香。而書局街上飄蕩的,除了胡椒餅的味,應該就是書香味了。這條街也旗幟鮮明地告訴我們,這裡是臺灣,不是香港。但為什麼香港有波鞋街、女人街、通菜街,卻出不了一條書局街呢?港人的精力狀態是科學理性冰涼灰色調,更適合炒股市樓市、逛街血拼,急忙的步調已經熨入骨髓變成一種習慣。而我看見的臺灣,是悠閒的、寧靜的,透著一股優雅的氣質,一股書香社會的氣質。 對這條街的批評聲很大,近年猶盛。有人說這裡教輔書不夠文藝。有人說這裡書店密集卻大同小異無甚特點。有人說商業化使得一些老書店拋棄本身的傳統經營項目轉向風行讀物讓人感歎。現在金石堂、誠品連鎖書店各領風騷,網路閱讀敏捷躥紅,時過境遷,書局街也不復當年的繁榮矣。平心而論,書局街書不算廉價,種類數目也差強人意,與書目全、數量多、環境好的大書店比擬並不稱得上買書聖地。這裡是我們臺灣之行的第一站,它帶給我的震動遠比進入一家裝潢講究的大型書店要大。我信任無論過了多久,也無論再過多久,重慶南路書局街都會橫臥此地,靜靜地看著一群群讀書人來來來往往,它的名字還總是讓他們嚮往、遣懷、寄情,以及深深地、永遠地,懷戀。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金石堂這名字起得實在是好。歷時五十載,慘淡經營,人們終於看清了風雨中那個漸漸嵬峨的身影。學校旁,商業街上,冷巷拐角,遍佈臺北台中台南的無數分店,每一家都有其特點,而其精誠地點竟能經年不變——構建書香社會。最愛金石堂書店的閱讀區。不論分店多大多小,閱讀區是書店弗成朋分的一部門,有的是搖曳綠葉間的木質書桌,有的配上一杯香濃的咖啡,還有的只是幾張簡潔的椅子。它的存在(無所不在)是金石堂實踐構建書香社會的最好證明:盈利並不是第一位的,有書看、可看書才是第一位的。構建書香社會的社會責任,在於給與普羅大眾看書的動力,其基本在於瞭解性命的意義與人生的尋求(passion for knowledge, for profession, and for life)。為什麼要讀書呢(即動力從何而來呢,intrinsic還是extrinsic)?因為讀書幫助人形成其對知識、天職、以及人生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s knowledge, for profession, and for life),即樹立本身的價值觀,對未來有美妙願景(vision),然後才是依序完成各個階段的任務(mission)。 國立臺灣大學的圖書館著實讓我們驚豔了一把。這樣童話氣息濃厚的書展也只有臺灣學生才會辦。這種可愛風格竟和圖書館相得益彰。大學的精華在其圖書館,而大學圖書館的精華又在哪裡?我想每個大學都會給出本身的謎底。個中必定也有一些謎底與金石堂的有異曲同工之妙——書香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