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的馬路對過,是一座寺院式的建築,問了路人,告訴是行天宮。信步而入,裏面燈火光輝,雖已深夜,仍然香火鼎盛,頌經拜佛的絡繹不停。與一般的佛廟、道觀分歧是,沒有那些各式的泥菩薩,也不顯得那麽陰沉恐怖。大廳(不是廟裏的大殿)寬闊通亮,在大廳的最前方供奉著五座以金色和紅色為主色調的關公、張單、呂洞賓、王善、嶽飛的坐像。 細一探聽,我們才得知,上世紀的一個台灣人勝利地經營了兩坑煤礦,賺了很多錢,於是他在五十年月在台灣捐資興建了多個行天宮。行天宮既不是道教,也不是釋教,而是新創建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民間崇奉。它致力於晉升信眾的的宗教智商和美德智商,“鏟除迷信,不燒紙錢、不演戲謝神、不拜供牲禮、不酬謝金牌、不擺攤設鋪、不設好事箱,”嚴禁對外勸募和義賣,興辦教導、文化、醫療、慈善等事業,提倡“讀好書、說好話、行功德、做大好人,”致力於創立“夫賢妻慧、親慈子孝、兄友弟恭、同夥攙扶、群己互利的祥和社會,”在台灣吸引了大批的善男信女。如許的宗教,其實是社會的穩固器。我們從小就不信賴何宗教,總把宗教與迷信、落伍、愚蠢劃上等號,豈非如許的宗教,不是凈化人的思惟,升華人的魂魄,改進社會,穩固社會,推進社會提高的科學提高的思惟系統和力氣嗎? 台灣遊的第一天,嚴厲說只有短短的五、六個小時,很快就曩昔了。已是夜深人靜,路上幾乎沒有人,路燈依然通亮,霓虹燈依然璀璨,雖為他鄉客,卻沒有一絲重要、生疏的恐怖感。信步在台北陌頭,感到和南京無異,偶有對面而來的路人,他(她)會自動和氣地向你示意。你好,台灣!你好,台北!我們並不遙遠,我們並不生疏,我們是同宗同祖的中國人,我們是血肉相連的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