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自由行 (二) 巴黎中軸線之旅
PS:假如圖片無法顯示,請拜訪我的sohu博客,地點如下: http://andylee1979.blog.sohu.com/175505737.html
第二天一早,可以說我的巴黎自由行法式正式開端啟動,昨天只是在盧浮宮周邊的一些走動和熱身。今天將沿著巴黎中軸線步行測量周邊的景區,從盧浮宮開端,經由馬隊凱旋門、杜樂麗花圃、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凱旋門、拉德芳斯,然後從星型廣場(凱旋門)沿塞納河右岸走回盧浮宮如許一個輪回。當然,周邊的一些景區如巨細王宮,瑪德蓮教堂、亞歷山大三世大橋等也會在籌劃之內,別的還有一個主要的義務就是要在香榭麗舍買一個禮品送給我的愛人。 因為動身早,盧浮宮還沒有若幹期待的遊人,全部中庭廣場顯得很坦蕩。
氣象依然很好,陽光亮媚。
盧浮宮早上9:30開門迎賓,還沒有若幹旅客在等著。 巴黎中軸線是器械偏向,盧浮宮在中軸線的東邊,早上剛好可以迎著太陽的明媚陽光沿著中軸線一路西行。 在淩晨的晨曦照射之下,小凱旋門的粉紅大理石立柱與頂上的青銅奔馬馬隊顯得那麽協調調和。
穿過杜樂麗花圃,遠處就看到了協和廣場。在去協和廣場之前,周邊的巨細王宮是可以去看看的。橘園美術館(Musee de I’Orangerie)也在杜樂麗花圃旁邊,想到要去盧浮宮,這個就飄過了... 大王宮
很贊巨細王宮的那些青銅馬隊奔馬雕塑,這個仙女飛天的石雕,把全部建築陪襯的加倍協調。
小王宮 大王宮建於1897-1900年,是用以替代建於1855年的工業宮的;巨細王宮在大街雙方相向鼎足而立,與遙相呼應的榮軍院 (Invalide) 以及近在咫尺的亞歷山大三世大橋 (Pont Alexandre III) 組成了一組雄壯英俊的畫面。和小王宮以及亞歷山大三世大橋一樣,大王宮的扶植也是為了舉辦1900年在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 (World Fair,即世界博覽會 World Exposition,巴黎是舉行次數最多的城市, 已經舉行過6次,最後一次於1937年舉辦)。它的扶植組成了巴黎香謝利舍-榮軍院一帶的城市改革籌劃的主要部門。 今朝,大王宮重要用於不按期的各類大型展覽,而小王宮則已經被巴黎市當局改建為博物館,重要展出屬於巴黎市當局的一些文物。因為是走馬觀花,我看到的是巨細王宮的氣派的外表,裏面內容不得所知。
到了杜樂麗花圃的止境,是一個噴泉的圓形湖,人們很安閑地在湖邊歇息。
湖邊廣場的一些雕塑,很有意境。
湖邊廣場綠化區的薰衣草花圃。想到時光不敷,否則跑到普羅旺斯,炎天恰是去看薰衣草的絕佳季候。 出了立有4座金雕的門,就來到了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說起“協和廣場”這個名字,有著一段並不協調的暴力,甚至是血腥的汗青。協和廣場最初被定名為“路易十五廣場”,中央鍛造的路易十五的騎馬雕像,顯示著其在位時代的威勢。然則,到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代,雕像被革命國民推倒,並改了斷頭台,易名為“革命廣場”,其時驚動世界的路易十六處決案,以及瑪麗皇後即在這個斷頭台履行的,厥後也亦稀有千人在此被處決。有個傳說:昔時因為這裏血腥味道太重,以置於一隊牛群要從這裏經由時都嘎然止步,謝絕經由此地而改道而行了。直到廣場被重建,為了記念戰斗年月的停止和國民祈望和平的欲望,再次更名為“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始建於1755年,由其時任職於路易十五宮廷的皇家建築師雅克•昂日•卡布裏耶(Jacques-Ange Gabriel)設計建造,工程歷經二十年,於1775年落成。卡布裏耶起首為協和廣場設計了一個長360米,寬210米,總面積84000平方米的八角形廣場的雛形。為了獲得一個前景透視後果,他選取了與當初建巴黎的那些皇家廣場分歧的計劃。他將協和廣場設計成一個開放式的廣場,人們在此可遠眺杜樂麗花圃的千葉起舞,可俯視塞納河的波光漣漪。廣場兩頭由卡布裏耶的另兩部出色之作:法國水師總部和克裏昂大飯鋪(l'Hotel Crillon)為協和廣場劃出了終點線。 在廣場的四面八方分離聳立著八個代表19世紀法國最大的八個城市的雕像,他們分離代表了馬賽(Marseille)、裏昂( Lyon)、波爾多(Bordeaux)、南特(Nantes)、魯昂(Rouen)、布雷斯特(Brest)、裏爾(Lille)和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埃及方尖碑(L'obelisque de Louxor):廣場正中間聳立著一座高23米,有3400多年汗青的埃及方尖碑,法國人說這是1831年由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裏(Muhammad Ali)贈予給法國的,碑身的古文字記錄著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業績。當初運輸這塊23米高,230噸重,由一塊完全的巨形玫瑰色花崗巖砥礪而成的方尖碑可謂是大費周折。從埃及盧克索(Louxor)到法國巴黎一路的千難萬險千波萬折可以造詣一篇空前絕後的豪傑史詩。最終,這座方尖碑在閱歷了兩年半的海上航行之後於1936年十月到運抵法國。路易-菲利普(Louis Philippe)把這座方尖碑看成他在保皇派和共和黨之間政治中立的象征標記立在了協和廣場之上。這座方尖碑在三千多年前被雕成後一向與它的孿生兄弟 ——另一塊一模一樣的尖碑一路一左一右的守護在埃及盧克索(Louxor)的底比斯(Thebes)神廟的大門兩側。 碑身縱向刻有三行古埃及象形文字,記述了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及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法老的故事。人們在安頓方尖碑時還開辟出了它的另一個功用:它成為了一個巨形日晷的晷針,而協和廣場則成了“晷面”。天天跟著地轉日移,方尖碑的 在協和廣場上一分一秒默默地投下時光,時光又一點一滴靜靜地凝聚成汗青。方尖碑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與文物價值。
協和廣場噴泉:在1835至1840年之間,協和廣場上又被添置了兩個場景巨大的噴泉和一些裝潢華美的紀念碑。紀念碑以船首圖案裝潢,是巴黎城的象征。兩個噴泉則是著意表現其時法國高明的帆海及江河航運技巧。現實上這兩個噴泉在作風上是梵蒂崗的聖彼得廣場噴泉的仿造品。 協和廣場也是浩瀚片子裏面經常湧現的鏡頭,印象中似乎有一部片子中的女主角將戒指扔進噴泉的場景。 協和廣場北面是瑪德蓮教堂(La Madeleine)。昔時拿破侖曾盤算把這裏作為他新婚典禮的處所,卻因婚約解除未能舉辦而成為了永遠而俏麗的遺憾。南面是法國的議會會堂。東面是國度美術學院,而西面就是以華麗,豪華而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the Champs Elysées)了。先到北面轉轉。
瑪德蓮教堂(La Madeleine)
瑪德蓮教堂建於1764年,但它似乎沒有真正落成過,一向到今天還在修。回溯汗青,路易十五五歲一即位就生大病,痊愈後就決議建教堂謝神,1764年定基後,換了數位建築師,直到拿破侖為炫耀法國陸軍的光榮,在1824年才終於完成了教堂。 到巴黎,要說教堂的話,除了聖母院和聖心堂,瑪德蓮教堂可說是最值得訪問的教堂之一。因為瑪德蓮教堂是為了紀念聖母而建,所以正面的三角頂壁處,刻有《最後審訊》的圖像;大門的銅環上,還刻有聖經《十誡》的故事。
瑪德蓮教堂分歧於一般的教堂,沒有設立任何十字架和鐘樓,更無彩繪玻璃,以大圓頂上的天然采光照亮內部,鑲有細軟的鐫刻陳設,華美的吊燈裝潢,是世界上極為少見的教堂設計。 瑪德蓮(聖母瑪利亞)升天雕像處於神壇上,為意大利有名鐫刻家夏樂·馬羅切提(Charles Marochetti)在1835~1837年間完成。這是這座教堂的@!word!@精神核心所在@!word!@。
最為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偌大的教堂獨一的光線起源是來自3個小圓頂的天然采光,讓內部精細、鍍金的細膩裝潢在昏黃的時間中更添美感。
處於其鄰近的瑪德蓮廣場(Place de la Madeleine)則匯聚了全巴黎最高等的食操行,著名的“貴族”雜貨店Fauchon佛雄就設立在教堂右後方。在這裏,可以買到最新穎的法國松露、鵝肝醬和魚子醬。至於其他一些熟食店、香檳鋪和糖果屋,也是美食家們最常出沒的聖地。 美心餐館(Maxim's)的美食毫不便宜,沒有三兩三毫不要進到美心來,不外它有一個異常動聽的告白:“你平生也該來一次吧!”。此次我就不去了,因為美食不是此次的重點,並且我的口袋還沒有三兩三。 回到協和廣場,再往西走就到香榭麗舍大道(the Champs Elysées)了。
香榭麗舍大道(the Champs Elysées) 全球最有名的林蔭道,21公尺人行道。十二線行車道,之外是兩線平安島,再之外是兩線慢車道,再之外是各寬21公尺之人行道,足堪下降世界最大飛機,1980年真的有架七二七飛機降下來,那是法國當局搞觀光宣揚。
愛麗舍宮(ElyséePalace)是法國總統官邸,巴黎主要建築之一。 始建於18世紀初,距今已有200多年。“愛麗舍”一詞源於希臘語,意為“樂園、福地”。1718年,戴佛爾伯爵亨利在巴黎市中間蓋了這座宮殿,取名“戴佛爾宮”,由建築師阿爾曼-克勞德·莫萊(ArmandClaudeMollet,1670-1742)主持設計。最初為艾弗瑞伯爵的私家宅第。後幾經周折,1804年拿破侖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代替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其妹夫繆拉元帥於1805年購得這座第宅,鼎力大舉裝修,取名為“愛麗舍宮”。1873年,麥克馬洪繼任總統,於1879年1月22日公布法令,正式肯定愛麗舍宮為總統府,後延續至今。現常作為法國當局的代稱。 法國的愛麗舍宮活著界上與美國的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以及俄羅斯的克裏姆林宮同樣著名遐邇。它是法蘭西共和國的總統府,也是法國最高權利的象征。愛麗舍宮處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Champs-Elysées)的東端,門商標為1號。門楣上有醒目標"RF"兩個字母,是法蘭西共和國國名的縮寫。 只可遠觀而弗成褻玩焉,這條街上保鑣森嚴,不僅有穿白藍禮服的警員保衛站崗,還有不少穿三三兩兩黑色禮服的特警四處遊弋,50米一小哨,100米一大崗。長短之地,不克不及久留,立馬消除了我想仰望法國第一夫人的念頭,薩克奇卻是沒啥悅目的。回到香榭麗舍骨幹道,持續逛香街。
香榭麗舍大街是巴黎一條有名的大街,處於巴黎八區,城市西北部。香謝麗舍大街將巴黎分為南北兩半,它西接凱旋門,東連協和廣場,全長1880米。香榭麗舍大街是巴黎之魂,大街的東半部門是700米長的林蔭大道,是鬧市中弗成多得的一塊清幽之處。西段長1100米,原是貴族室廬區,後來跟著逐漸成長成為一個國際著名品牌的匯集之地。香榭麗舍大街的本意為“勝地樂園”,指希臘神話中神明集合的處所,個中文名稱由有名詩人徐誌摩音譯。 從盧浮宮了望香榭麗舍,可以經由過程協和廣場和凱旋門直望到巴黎郊外拉德芳斯區的新凱旋門。街道兩旁典雅的奧斯曼式建築、仿古式街燈以及整潔整齊的榆樹都為這條大道平添一份巴黎獨有的浪漫氣味。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也被譽為“世界上最俏麗的大街”。
* 名牌商號一路撒開。有錢的話,是購物的好處所。諸如萬寶龍、蘭蔻、香奈兒、愛馬仕、卡地亞、保羅史密斯、古奇等等 ---沒錢,是看西洋鏡的好處所。花花世界,很多多少人,很多多少種說話,很多多少種臉色,也很有意思。
* 有個極大的連鎖香水化裝品店Sephora絲芙蘭在香街中段, 70號。 ---內有法國售貨蜜斯說一口京片子的中文。據說裏面光香水的品種就跨越1500種,值得一探。 * 另一個連鎖百貨公司MONOPRIX莫諾皮是巴黎當地人比來常購物的連鎖超等市場,分店遍布巴黎市區,品種齊備,經常促銷扣頭。 說說巴黎的超等市場,重要有家樂福Carrefour,Auchan,Franprix,ED和Leaderprise,Monoprix和Champion。 家樂福Carrefour和Auchan都在巴黎兩圈上了,面積大,品種全,價錢好,但都重要處於郊區,合適市民開車購置,比擬遠;巴黎市內最多的超市是Franprix 一個粉紅的大桃子標記,有點像國內的7-11相似的方便店,產物類型較少,重要為生存必須品,價錢較高,然則網店最多;還有ED和Leaderprise這個超市比擬廉價,但產物類型不多;別的就是Monoprix和Champion這兩個超市價位高一點,然則品種全,器械好。 ---莫若皮裏面有發賣一些手工制造的珍珠貝殼類項鏈手飾,很是悅目,價錢從5歐到15歐不等。 * 102號的“Queen club”深藍大門緊閉, 終日營業, 但等閑女性不敢進入。有名gay場,男色勝地。不外亦是全巴黎最cool的disco,據說其實也迎接女客。 * 116號,麗都夜總會(Lido),又一個香艷地點。 * 127號是Paris Tourist office,供給詳盡information及辦事。 * 101號就是LV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的旗艦店
一座七樓的獨棟樓房,集手袋、皮箱、衣服、配飾、手表、香水及展覽館為一體,這裏能找到幾乎在其他處所找不到的格式。配有許多會說中文(通俗話、粵語)的導購,並且這裏也能刷銀聯卡,不消經由VISA,MasterCard進行二次兌匯。
街道上,人來人往;步行街上,掎裳連袂。可以看到,香街一頭連著協和廣場,一頭接著星形廣場(凱旋門)。
凱旋門(Triumphal Arch)
別名雄獅凱旋門,愛德華凱旋門,或叫大凱旋門。處於巴黎市中間星形廣場(戴高樂廣場),廣場周邊有12條放射性途徑。拿破侖為了紀念大北奧俄聯軍的成功,於1806年2月命令建造,是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興建的。工程曾一度受拿破侖帝國的消亡及舊君主制恢復的影響而臨時停工,斷斷續續30年,1836年7月30日,從新開工11年後的凱旋門終於建成,路易—菲利甫(路易十八)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落成典禮。 這座凱旋門約高50米,寬45米,厚22米,中間拱門寬15.6米。凱旋門的四面都有門,門內刻有追隨拿破侖遠征的300多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個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有名鐫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
大凱旋門是法國標記性建築。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走過;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
凱旋門的周圍都有門,門內刻有追隨拿破侖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旅客可以乘坐電梯或登石梯達到凱旋門拱門上端,石梯共273級。拾級而上,第1站是一個小型汗青博物館,裏面擺設著有關凱旋門的各類汗青文物以及拿破侖生平業績圖片和法國各類勛章、獎章;再往上就是凱旋門頂層觀景平台,從這裏可以鳥瞰巴黎,一邊經香榭麗舍大街可望至盧浮宮偏向,另一邊則可以遠眺拉德芳斯(La Défense)凱旋門。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裏安眠的是為國就義的法國武士。"據說,墓中長逝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義的一位無名兵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天天晚上,這裏都邑點起不滅的火焰。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飄揚飄蕩。 那天曩昔的時刻,人山人海,旅客排著隊從凱旋門劣等著登上凱旋門。確切有一種“不到長城非英雄”的排場。 從凱旋門到拉德芳斯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之間並無特其余景區,於是決議坐地鐵曩昔。地鐵1號線貫串巴黎的中軸線,西邊最後一戰恰是拉德芳斯站。
拉德芳斯(La Défense) 處於巴黎西郊的拉德芳斯新區則給這座古城帶來了濃烈的現代氣味,它是現代巴黎的象征。原是巴黎西郊一片寂靜的無名高地。在1870至1871年的普法戰斗中,法軍戰敗,巴黎失守,一小股法軍退守這裏的無名高地並倔強抵禦到彈盡糧絕,全體以身殉國。後人在高地上豎起一組雕像,落款“拉德芳斯”,意為“防衛”,以紀念陣亡將士。在新區的開辟和興建進程中,不只這組雕像被完全地保存了下來,並且全部新區也以此為名。1982至1983年間,巴黎市組織有關這一地域開辟設計計劃的國際招標,最後選中了丹麥建築師奧托·馮·施普雷克爾森(Johan Otto von Spreckelsen)的設計計劃。1985年77月,拉德芳斯新區的扶植工程正式上馬。拉德芳斯區的總體設計表現了現代和將來城區的多功效設計思惟,總體設計別具匠心, 是法國回應美國曼哈頓摩天大樓的扶植。
拉德芳斯區的代表性建築——大拱門,別名大方塔。新凱旋門高110米,深112米,很像一個空心的正方形。總重量有30萬噸。工程中采取了多項新技巧。新凱旋門於1989年7月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時刻建成開放。新凱旋門集古典建築的藝術魅力與現代化辦公功效於一體,是建築藝術史上的一個事業。大拱門占地5.5公頃,門南北兩側是高110米、長112米、厚18.7米的塔樓。兩個塔樓的頂樓裏是偉大的展覽場合,頂樓上面的平台是幻想的觀景台。從頂層平台向遠方遠望,既可以看到近處布勞涅叢林和塞納河的風光,也可以看到遠方巴黎城區的風景。
拉德芳斯大拱門後面就是不折不扣的郊區了。 拉德芳斯大拱門建造在象征著古老巴黎的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和協和廣場的統一條中軸線上,讓現代的巴黎和古老的巴黎遙相呼應,相映成輝。經由16年分階段的扶植,拉德芳斯區已是高樓林立,成為集辦公、商務、購物、生存和休閑於一身的現代化城區。浩瀚法國和歐美跨國公司、銀行、大飯鋪紛紜在這裏建起了本身的摩天大樓。面積跨越10萬平方米的四時貿易中間(LES 4 TEMPS)、奧尚(Auchan)超等市場、C&A商場等為人們供給了購物的方便。 站在拉德芳斯廣場上,可以看見遠方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令人不禁想起北京的長安街和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秉承的中軸線和對稱的建築特點。 篇幅限制,未完待續。
PS: 以上照片除特殊解釋外,均出自本人之手,迎接轉載。 器材:SONY a580 + SONY AF 16-105 3.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