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終於去酒吧看了一些韓國indie樂隊的表演,作風許多元,風行搖滾、民謠、電子、朋克、bossa-nova,還有一個怪異得其實難以歸類的。我們付一萬五韓元就可以去五個分歧的酒吧看表演,從7點45到12點45,分為7個時段,在每個時段中五個酒吧同時有分歧的樂隊表演,下個時段又換一個新的樂隊,所以每個時段聽眾必需選取本身最愛好的樂隊和所在。這幾個酒吧相隔並不遠,都集合在hongik大學鄰近,沒有華美的裝飾,沒有寬闊的空間,眾人擠在一路,細心凝聽,碰上好的音樂,清爽暖和的民謠或是惱怒的朋克,簡略的幾個旋律就讓滿室充斥低調的華美。 hongik大 學是一所藝術大學,在其四周有許多小酒吧、小畫廊、小咖啡館、小書店、小劇場、小餐廳,隨便散落在這個街區,透出最天然的自力氣味。從地鐵出來天色已暗, 地鐵口四周聚滿了等人的年青人,不出一秒我就被四周這種熟習的氣味給迷住,仿佛在這個嘈雜喧嘩的城市中忽然找到了歸屬。我們在gong’s kitchen(熊的廚房)吃完晚餐,這是一家氣氛很西餐館的韓餐館,空間不大,6張小桌子,三個年青人,一個辦事生,別的兩個在廚房。固然價錢不廉價,但我很愛好如許的緊湊感,就像我最愛好的酒吧是只有兩張沙發的小酒吧,在如許狹窄的空間裏和舒適的燈光下,人可以或許獲得最大的放松,在奢華餐館空蕩蕩的房間裏,人反而會認為拘謹和迷失。 第一支樂隊有個很可愛的鼓手,是我愛好的清爽作風,格子襯衫、牛仔褲、短發、清潔的笑顏。然則他們的音樂偏風行,卻不是我愛好的作風。第二個是個女士,抱著吉他坐在台上,不是cheer的作風,她的聲音更有張力,收放自如。第三個樂隊是電子,在一個livehouse,做得像小劇場,觀眾可以隨便坐在階梯上,縮成一團或者盤起雙腿,全憑小我愛好,他們的音樂很通俗,有點惋惜了那麽棒的情況。第四個樂隊也在一個livehouse,情況不如上一個迷人,音效卻很棒,他們很像台灣的清爽自力小樂隊,兩個長相和聲音都很甜蜜的女主唱還有一個老是笑個一直的男吉他,博得了最多的觀眾,暖和的聲音@!word!@總是比較容易@!word!@博得人心。第五個樂隊也是女士vocal, 作風許多元,難以界定,對聲音的掌握倒是一流的。第六個樂隊在一個搖滾吧裏,很朋克的音樂卻有個很優美的女主唱,所以在大部門時光都是由搞怪的吉他手在帶 領全部樂隊和觀眾,女主唱仿佛成了陳設,假如他們想持續成長,就必需找新的主唱,女主唱也可以在其他的樂隊找到更適合的地位。良久沒有聽現場的搖滾了,周 圍有幾個很high的觀眾,我也不由得跟著他們玩了起來,固然我穿的平底鞋,後來照樣發明腳腫了,卻很過癮。因為沒有帶相機,所以我可以全身心腸投入到音樂傍邊,且豈論音樂的利害,每一小我都很天然,沒有一絲@!word!@矯揉做作@!word!@,所以能發自心坎地體驗到每一小我都沉浸在本身的音樂妄想中,livehouse裏賡續幻化的燈光激發了在我體內沉睡已久的音樂妄想,我本認為它早已枯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