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ewistanblogger.blogspot.com/2014/03/blog-post_9.html
那些年,新年到片子院看賀歲片嘆涼氣也是耐久不衰的“指定動作”。那些年上影院可說是男女老小獨一的娛樂,是70與80後的集體回想。昔時的娛樂異常少,可供一家巨細娛樂的就只有上片子院,尤其是在陰歷新年時代之前,人們很等待看賀歲片。
早在70年月,並沒有所謂的賀歲片,到了80年月才逐漸有看賀歲片的風尚,90年月的中初期則是全盛時刻,這也是由香港影壇所帶來的潮水,到了90年月末期,看賀歲片的風尚逐漸式微。賀歲片的特色就是內容卻是其次,主要就是要營造高興的氛圍,嘻嘻哈哈,到了片尾確定是一眾港星出來排成一排向觀眾賀年。
年少時身邊很多同夥必定會追“許氏兄弟”的系列片子,高興鬼系列,富貴黃金屋系列及成龍每年都邑拍的賀歲動作片子等。昔時的科技不蓬勃,不像如今有影音光碟(DVD)和收集,要看片子只能上片子院,假如你不上片子院,就和身邊的人沒有配合話題。
那些年的劇場相當大間,平日可以容納上千人,劇情驚啦時千多人一路喊,好笑則千多人一路大笑,那種感到很難用文字形容,它就是後來眾人的集體回想,日子久了,眾人竟然還記得傍邊的劇情。昔時在戲未播之前,就會有人提著零食,飲品等進來叫賣,有時看戲到一半,還會有老鼠在腳上穿過。國泰,奧迪安,中南,國賓,新大華,聯邦及首都都是那些年收藏的配合回想。
奧迪安劇場--獨一還在營業的老劇場
檳島的劇場可分成重要的兩個區域一個以市區為主,另一些以阿依淡為主,有趣的是阿依淡劇場放映的時光比市區遲半小時,如市區的放映時光是正午3點,阿依淡就是3點半,本來,這半小時是用來運載片子菲林。好比,市區某間劇場放映停止之後,他們就是派工友騎摩多送菲林到阿依淡的劇場,間中須要半小時的時光,但有時刻會因為產生一些狀態而遲到,所以未必天天都能準時上映。
那些年的劇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片子海報都是請人繪畫,這和今日的片子院海報有很大的差異,並且,每間劇場門前的巨型海報上都放著“今日公映”的字樣。除了上述的傳統劇場外,還有另一個劇場是不必購票入場可以欣賞,如市區“新時光”和“大世界”娛樂場內以鋅板制成的劇場。這兩個處所的劇場只播“邵氏兄弟”出品的片子。
早在70年月和80年月初期時,劇場也沒有涼氣,如沒有涼氣的國賓,戲票價是40仙至60仙,有涼氣的中南是一令吉。此外,一些劇場也以號碼分區域,如接近大熒幕的座位俗稱3號位,門票是40仙,中央地位俗稱2號位是60仙,後面的地位俗稱1號位則1令吉。到了80年月中初至90年月,片子院票價大約是3至5令吉或更高。一些劇場有時還會在特定的時刻,連播兩套片子,門票才幾令吉罷了,傍邊,播完一套後,會歇息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