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ewistanblogger.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22.html
檳城在1969年落空自由港位置後,州內的賦閑率飆升至15%,國民生存陷入水火倒懸。為了增長檳州的就業機遇,時任檳州首長敦林蒼佑毅然推進檳州工業化進展,而英特爾(intel)就是首批來檳投資設廠的外資電子廠,是以對檳州工業及經濟轉型起著特其余意義。在敦林蒼佑推進工業化成長,而招來外資傍邊,除了赫赫著名的英特爾,戴爾(dell)及 安捷安等也是主要的外資廠,為檳州供給了很多就業機遇及工藝轉移。
70年月:
檳州工業起步,重要以人手及機械合營,大部門產物是以半主動化進程中臨盆。其時工場都屬於外資。
80年月:
跟著技巧的轉移與改良,當地中小型企業開端萌芽。
90年月:
當地中小型工業開端采取主動化技巧,以晉升產物的質與量。
2000年今後:
很多廠商開端投資研發與設計產物,一些當地中小型企業進而成長成大企業。檳州當局也經由過程資訊與通信藝術(ICT)成長,鼎力宣傳常識型經濟,為成長高科技與高價值產物鋪路。
2005:
檳城取得MSC電子城位置,激發更多國內外廠商到檳投資,州內的經濟成長隨著騰飛。
2008:
檳城被納入北馬經濟走廊藍圖,成為北馬檳城,吉打,玻璃市,轟隆四州的物流與貨運中間,為檳州制作大批工作機遇與投資契機。2008年檳州投資額達102億令吉,打破之前的記載。
2009:
檳城被畢馬威(KPMG)國際管帳申報遴選為31個外包中間(Outsourcing hubs)之一。在全世界31個被選為外包中間的城市傍邊,檳城是獨一可以或許挑釁印度或中國的馬來西亞城市,這是因為檳城擁有優良人才所致。
因全球經濟放緩,加上電子業直接收影響,檳城在2009年只獲得21億令吉的投資額。
2010:
檳州在2010年投資額居全國之冠,達122億3800萬令吉,比2009年的21億6500萬令吉淩駕5倍,相等於2010年全馬總投資額471億7700萬令吉的26%。這也是檳城第一次投資額居全國之冠。
2011:
美國《時期》周刊點名檳城因為中國工資上漲的效應,鼓起成為東南亞個中一個投資者首選的所在。
檳城持續第二次在制作業投資額排名全馬居冠。這對於全馬第二小、沒有自然資本的州屬而言,真是一項神奇及令人難以信任的造詣,這也是出乎料想的。州當局一向盡力匯集人力資本及增強的吸引高知識、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主要範疇如:電子電氣、LED燈管、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航空業、醫療業及生物科技。
美國彭博社在2011年10月形容檳州的成長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經濟造詣,盡管聯邦當局把核心放在柔佛州和砂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