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極樂寺
古色古香的極樂寺建於1891年,著名東南亞,常年吸引大量旅客和氣信前去參觀和跪拜,個中的觀音聖像八角亭更是宏偉壯觀。觀音聖像高36米,而新建成的八角亭高達91公尺,由16根中國進口青巖石柱子支掌,亭上設有9個浮屠。觀音八角亭也是全球最大的八角亭。觀音像和八角亭工程共耗資7000萬令吉。
亞依淡水壩在1958年開端興建,直至1962年完工,共耗資1200萬令吉,因為是大馬公司承包的第1項大型工程,所以亞依淡水壩可說是馬來西亞建築汗青上的一個裏程碑。亞依淡水壩是“大馬賭王”林梧桐承包興建的。昔時,大馬所有大型工程都是由外國公司承包,直至林梧桐的湧現,才打破這個壟斷的局勢。
從水壩淩駕可遠望喬治市景致,環繞水壩也只需約半小時,途中景致怡人合適,讓人散散心,也是登山,跑步和騎腳車的好行止。
3.亞依淡南洋僑工紀念碑
豎立在亞依淡升旗山交通圈旁,一柱擎天的“檳榔嶼華僑抗戰殉職機工及遇難同胞紀念碑”,這也是檳城最大的一座墳墓 。 吊唁的是一群回不了家年青熱血的卡車司機。 他們集體死在70多年前七七盧溝橋從雲南貫串到緬甸的滇緬公路上。誰人國難當前的抗日年月,當收音機幽幽傳出金焰的歌聲“離別南洋”,眾人都熱淚盈眶,400多名熱血沸騰的檳城司機分開了家人報名到滇緬公路抗戰,在槍林彈雨中冒著生命的危險,駕著大卡車載送物質救濟魔難的中國。
1945年,日本屈膝投降,檳城人重見天日。檳城華社籌賑會為了吊唁在二戰中就義的檳城遇難者及在滇緬公路中就義的檳城機工,在亞依淡通往升旗山路的交通圈旁,提議興建“檳榔嶼華僑抗戰殉職機工及遇難同胞紀念碑”(簡稱“亞依淡紀念碑)。然而因為埋骨地點渙散,消費了3、4年時光,才分離在牛汝莪的占梅崗(謝增煜園)、峇都丁宜、水池路、打槍埔等亂葬崗處掘出近千具骨骸。個中,頭軀俱全者只有16具、790多具腿骨、331具決裂的頭顱,更多的都是支離破裂的骨頭。事後將骨灰火葬,埋葬於亞依淡紀念碑中。
亞依淡紀念碑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列定的11月11日“世界和常日”,於1951年11月11日上午11時11分舉辦紀念碑揭幕典禮。60年來風雨不改,每年11月11日上午11時11分,跟著紀念碑斜對面蓄水池山坡上的“大時鐘”針秒走勢,風雨無阻準時舉辦豪傑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