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ewistanblogger.blogspot.com/2012/05/part-2.html
*PART 1 就是上篇的大統街和舊關仔角的汗青事跡
萊特街 (Lebuh Light)
檳州議會大廈
沿舊關仔角走可直達檳州議會大廈。這棟以希臘圓柱為門廊的建築物,建於19世紀中葉,
設計別致,它的前身為警寮。
本頭公巷 (Armenian Street)
福德正神廟
一座福德正神廟藏在本頭公巷的小路裏,它是異常著名的機密社會,建德堂的總部。
19世紀中,一場私會黨的械斗就在這裏上演。因為是機密社會,當初在建構這座寺院的
格式是以防衛為設計要點,在街屋包抄下,外人不輕易察覺它的存在。據悉,廟裏兩條藏於
地下的機密通道,個中一條可通往邱公司內的個中一所房子,別的一條是經由過程街屋到
本頭公巷。
謝氏宗祠
走進本頭公巷,試著在古屋找到一條窄巷,進去後又是一處很大的天井。面前竣宇雕墻,
五彩斑斕的雙層中國式廟堂,就是謝氏宗祠了。謝氏宗祠建於19世紀中葉,
又稱謝氏福候宮公司。
海墘路(Weld Quay)
姓氏橋
姓氏橋是華僑最初在檳島落腳的處所,姓氏分為林,周,陳,李,楊,郭,雜姓及
安然橋。在19世紀末,華僑來到檳島,多半以打魚為業,靠海假寓。“橋”原來只是以木材
建成的船埠,後來才在橋邊塔建板屋。個中要數姓周橋範圍最大,外表看著似兩排的木
屋,裏頭還藏著俏麗的後花圃呢。被申遺評委龍炳頤喻為活文化的姓氏橋,生存作息依
舊運行,有兩間迷你雜貨店,也有人在賣手工藝品呢。每當新歲首年月九拜天公(福建人新年),
以姓周橋最熱烈,因姓周橋是以合組夥祭拜天公,舞龍舞獅,常吸引了上千人來加入,
可說是全國最隆重的天公祭了。建議眾人去姓陳橋走一趟,因為這條橋一向延長到海中心
去,很美,中端還有一間媽祖廟。
打銅仔街(Armenian Street II)
孫中山基地--莊榮裕
順著打銅仔街走,右方分列的單調矮樓商號,是建自19世紀中葉的汗青遺產,此地曾是馬來
人和蘇門答臘人集中區。19世紀中,華僑才入鄉隨俗在這裏興建了其時算是領盡風流的
店屋。在右方建於1870年門牌120號,藍色漆油就是莊榮裕。這座舊居仍保留著極具歷
史藝術的雕塑木簾和幽美絕倫天窗的原貌。它曾在1909年至1911年時代,成為中國革
命首腦孫中山督軍施令基地,以及東南亞國內外介入反清復明任務的洪門會私會黨聚
首地,這裏也是片子夜。明的取景地之一。
葉氏宗祠
與本頭公巷銜接的打銅仔街,顧名思義這條街曾住滿了打制銅器的銅匠,然則,這已是老
檳城童年時期能力看到的光景,現在沒了打銅匠,這條街依然叫打銅仔街。建於1924年的
葉氏宗祠便坐落在十字路口鄰近,鄰接是大伯公廟。片子安娜與國王有一幕國王與安娜等
人從皇城市走出市街的場景,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