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忸捏,我對馬六甲的熟悉其實只逗留在那有名的馬六甲海峽,這是一條溝通寧靖洋與印度洋的主要水道,早年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國度海上商業船只,都要經由馬六甲海峽。而當蘇伊士運河貫通後,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東方的航線,馬六甲海峽的通航船只急劇增多。近年來,過往海峽的船只每年達10萬多艘,成為世界最忙碌的海峽之一。為了更切近情況,節儉銀子,抓緊時光,我們選取了騎車遊覽。 第一個目的是馬六甲海峽,選取的偏向是離我們住處比來的海岸。頂著驕陽我們終於看見了它。
騎行遊覽後,才知道這個處於馬六甲海峽北岸的小城始建於1403年,曾淪為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地,至今依然可見殖民地時代的建築作風。 這是馬六甲的地標之一——荷蘭作風的基督教堂。教堂中最精巧的藝術品是在聖壇上方的壁畫《最後的晚餐》。
紅屋和鐘塔也是荷蘭廣場的經典建築,荷蘭紅屋是東南亞最古老的荷蘭建築物。原為教堂,後改為市當局,今朝這裏是馬六甲汗青、人文和文學博物館,珍藏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紀念物品、展覽華人和馬來人的傳統娶親制服及介紹馬六甲汗青。 紅屋後面就是聖保羅山(又稱升旗山、西山) ,在國外經常會被這一地多名搞暈了。我們騎車朝著鐘塔偏向走去。
海事博物館的外觀很有特色噢。 終於達到了聖保羅山。 山腳下的一座石門是聖約翰古堡的城門遺跡。該城堡是葡萄牙人於1511年占據馬六甲後所建,曾被稱為東南亞最大和最牢固的城堡。 有材料說是1607年被荷蘭人炮轟損壞,僅有城門幸存,象征著寧死不平的精力,本地人也將它視為馬六甲的精力象征 。
拾級而上,可達山頂,聖保羅教堂的殘垣保持著,有名布道士聖方濟各神父也保持著,俯瞰著馬六甲,遠望著馬六甲海峽。 最有意思的是和南京的淵源。1405年至1435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有六次都在馬六甲停泊。1406年,馬六甲王國的創作發明者拜裏米蘇拉帶著夫人及540名隨員到訪中國南京(這在昔時是何等宏大的部隊啊),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門設席迎接。想想昔時的奉天門就在我單元鄰近,更是感到與這座古城有著某種接洽。今天在這裏有著很多中國文化的傳承和印記。唐人街口(也稱雞場街)的迎接口號更近一步解釋和中馬兩國的友愛關系。
六百年來,器械方移民聚居於馬六甲,說話、宗教、風氣習慣等融會了世界列國的特色而獨具一格。 。第二天,我們照樣留了一點時光散步在馬六甲河畔,觀賞這分歧的河畔美景和街景。
當然來馬六甲,必定不要錯過娘惹美食。
因為前一天的勞頓和時光上較為重要,還有很多沒來得及遊覽,照樣要給本身多一點時光,馬六甲是一個值得放慢腳步體驗的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