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有名的文化古城和主要的口岸,處於馬六甲海峽東岸南段的平原上。馬六甲市內沒有嵬峨華美的樓房,也沒有人來人往的鬧熱熱烈繁華,那些年月長遠的中式民居、葡式村、荷式紅墻,反應出馬六甲奇特的多民族人文特點。假如把新加坡比做豪華的貴婦,那她就是一個文靜的村姑,默默地坐在馬六甲河畔,護佑著交往船只。 遊馬六甲必去三保山。三保山也叫中國山,最早是因明代三保寺人鄭和1406年拜訪馬六甲時駐紮於此並經常在山上漫步而得名。1460年明漢麗寶公主帶500侍女嫁給本地蘇丹王,蘇丹王將此山賜賚500侍女,故稱中國山。侍女們後來全體嫁給本地人,身後便葬於此山。以此為開始,這座山逐漸成為中國境外最大的華人墳場,很多墓碑是明代遺存的,據說漢麗寶公主墓也在個中,但至今尚未找到。所以我們看到的三保山上綠草如茵的山坡中布滿了灰色石塊砌成的墳墓,導遊告知我們,這裏有12000多座墳墓,本地人戲稱“豪富豪夜總會”,因為這裏的華人都是比擬富有的。並且這些墓碑全體面向大陸偏向,據說大部門是福建那一帶的人。 三保山西南山麓有座三保廟,也叫鄭和廟,是本地華工資紀念鄭和於1673年[又說是1795年]建成的。這是一座典範的中公民族建築,據說為堅持其正宗,所用磚瓦建材全體采自中國。廟內有鄭和坐像,上掛“鄭和三保公”橫幅,門柱的春聯寫有“五百年前留聖跡,四方界內顯英魂”,估量是現代人所題。廟前院內有一口井,名三保井,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水井之一。據傳為鄭和所掘,又傳是昔時蘇丹為漢麗寶公主所掘,故又稱“蘇丹井”。井水味道甘美,天旱不涸,在無自來水之前,是全城獨一飲用水。本地傳說:喝了此井水的人,無論走到天際海角,都邑重返馬六甲。切實其實,鄭和後來又四次到過馬六甲。前不久,馬來西亞當局有關方面臨泉水做了剖析化驗,發明這是一個品位很高的礦泉,因而采用了掩護辦法,並且劃定每個旅客到此只能品嘗一小杯。此次化驗還解開了歷久以來的一個不解之謎:泉水高於杯口一毫米卻不過溢,用毛巾兜住,杯口朝下不滲出,乃因泉水密度太大所至。導遊為我們演示了一下,果真如斯。 分開三保山,不禁為中華祖先所折服。他們不管走到哪裏,都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勤奮聰明撒播到哪裏。在為本地成長做出進獻的同時,也博得了本地人們的愛戴。 遊馬六甲還有一個必去之處是聖地亞哥城堡。這是一處十六世紀初期的葡萄牙式建築,也是馬六甲400年殖民地汗青的見證。這個城堡其時號稱東南亞最大和最牢固的城堡。據說建城堡的石塊采自爪哇海底的隕石,石塊之間用熟糯米和石灰調成的漿粘接。1640年葡萄牙殖民者為抵禦荷蘭人的入侵,在此做最後的病篤掙紮。殘部曾躲在城堡內苦守不降,而荷蘭人的土炮卻若何怎樣不得,只好采取鐵桶戰術,圍而不退,相持了整整一年,葡軍彈盡糧絕才舉白旗屈膝投降。城堡後來毀於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者手中,僅有城門幸免於難。我們所看到的城門砌石因歷盡滄桑,隕石中的石灰質物資已被風化腐化,只留下褚紅色的海綿狀的鐵質構造,更顯出其堅硬本質。 城門後面的山坡頂上有一座無頂建築,這就是馬六甲有名的聖保羅大教堂。它與聖地亞哥城堡同時建成,與城堡用的是統一種建材,也是歐洲人在東南亞建築的最古老的教堂。幾經戰亂,現已面貌全非。教堂前立著一尊白色雕象,他是葡萄牙布道士聖方濟。他於1553年身後曾葬在此地,傳說其身後肉身不腐,荷蘭人不信,起其屍首,斬其右手,果真血流如註,荷蘭人大驚之余,視其為神聖,遂把他的屍首移葬於印度的果亞,並在教堂前立起他的泥像。不外泥像沒有右手臂。每到周末,荷蘭人的後裔便到此祭拜。 與聖地亞哥城堡緊挨著的是荷蘭紅屋,這是東南亞最古老的荷蘭建築。昔時是教堂,後來做了300年多年的當局機關,現為馬六甲汗青博物館。這座建築通體紅色,在藍天綠地的映襯下非分特別壯麗,是旅客留影的絕佳景區。 荷蘭紅屋四周的居民全體是荷蘭人的後裔,他們的祖先作為侵犯者曾奴役馬來半島400年,現在他們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永遠居民,與馬來人一路共建馬六甲了。 馬六甲因為其地輿地位的奇特,成為歷代殖民者必爭之地。在近五個世紀的年月裏,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還有日本人接踵把她作為本身的殖民地,並留下了分歧的殖民遺跡,成為與馬來西亞其它城市作風截然分歧的處所,並以其奇特的華文化和殖民遺跡,成為馬來西亞有名的旅行天堂。 馬六甲之行,使我們在飽覽異國風情之時,又懂得了華文化及殖民文化對馬來西亞汗青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