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威尼斯是文藝中興的精髓,世界上獨一沒有汽車的城市,天主將眼淚流在了這裏,卻讓它加倍晶瑩與柔情。迷人的水上貢多拉,交織的水上通道,穿梭浪漫風情的威尼斯小鎮,在太息橋上觀賞,在玻璃工場中摸索,在海島上散步,享受威尼斯的浪漫。
因為要去威尼斯,把關於威尼斯的書重又掀開來看。 讀到托馬斯·曼的《魂斷威尼斯》時,看到這麽幾句:“阿申巴赫想:坐火車進入威尼斯就像從後門走進一棟宮殿一樣,到像威尼斯如許一個弗成思議的城市來,應當像他如今如許,乘船由海路前來,那才是宮殿的正門。” 這話讓人有些愁悶,我何嘗不想像阿申巴赫那樣,從海路坐汽船接近威尼斯,最先看見的第一眼,老是它向著海的尖塔、鱗次櫛比的建築,可現在早已不是托馬斯曼寫《魂斷威尼斯》的年月了,那種悠悠的細味景致的交通方法早已被快速的火車所代替!當然也可以搭遊輪,惋惜我們並非不差錢的主兒,奢華的地中海遊輪不是說坐就坐的,斟酌到預算連歐洲之星也沒敢搭,買了相對廉價的IC票,從佛羅倫薩一路晃晃蕩悠了三個多小時,按曼師長教師的說法從“後門”進了威尼斯。 聖盧西亞火車站前是一個中型廣場,還有擺渡船埠和一條寬敞的河流。很多多少人在列隊等待著渡輪,我們當晚坐夜火車分開,將行李存放在火車站,否則拉著箱子擠渡輪,走石子路石頭橋,上橋下橋投靠旅店,怕是真的要“魂斷威尼斯”啦! 搭上水上巴士,沿著回旋的S型運河蜿蜒而下。擠在船艙裏,看著那水城,像朵睡蓮浮在水中,溘然明確了:在這水聲舟影、波光瀲灩的華美城市情前,鮮有人會不為所動,難怪百多年來,那麽多的文人騷客為之神魂倒置,這位亞得裏亞海上的老婊子,啊,不,老皇後,韶華是隨風而逝了,卻仍是傾國傾城的美貌。
火車站和聖馬可廣場就在“S”型大運河的兩頭,一號水上巴士恰是走這條線,終點在聖馬可廣場。因為一號線太多乘客左右船,又沿途停靠每一站,讓人不堪其煩,我們在裏亞托橋早早下了船。看過《威尼斯商人》的童鞋們都知道,莎翁將故事的配景設在了此處,可見在莎翁時期的裏亞托橋,就已經是威尼斯貿易中間了。而經由了上百年之後,這裏的市場也依舊繁華。帶房子的廊橋和佛羅倫薩阿諾河上的那座有些像,同樣是擠滿了賣各類旅行紀念品的小店。從裏亞托到聖馬可的一段更是購物勝地,居然有Armani如許的大牌很內斂地現身在冷巷深處,熱烈的購物街上,一家挨一家的手工藝品小店,從玻璃成品到面具,都很有威尼斯特點,價錢也同樣的不屈淡,有的商品爽性連價錢也沒標,擺清楚明了與俺們窮漢無關。
沿著狹長的小水道轉街穿小路,低著頭走過一個建築的門廊,已然來到總督宮。聖馬可廣場儼然威尼斯的一個大客堂,也許全世界來威尼斯的人都邑跑到這裏來朝一次聖,而聖·馬可的周邊的確就是一個旅行者的遊樂土、紀念品的集散地、鴿子的放養場。 無數的旅客用玉米粒或是面包餵成千上萬只鴿子,像稻草人一樣支著手臂,面帶微笑,只等鴿子飛來吃時,好按下快門,拍幾張“人鳥同樂圖”。我沒有那樣的耐性,也怕鴿子屎中招,於是上演徒手誘鴿的戲碼,很顯著,姐的魅力遠不及玉米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