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動身, 在俏麗的雪山中翻過阿爾卑斯山,來到亞平寧半島, 風景也在賡續轉換。
進入意大利北部後,兩面山上都是光溜溜的,杉樹、雪松都沒有了,導遊@!word!@開打趣@!word!@說樹昔時都砍去修 威尼斯城了。河谷兩岸盡是葡萄園。
大巴中午在一個意大利高速公路站歇息。站內有很特點的市肆,餐館。餐館高架於公路上,在窗邊邊吃邊看來交往往的車流。並有免費WIFI。意大利高速歇息站的茅廁免費喲!!!
吃了一份意大利面條 5.9歐元,經濟實惠!
車行5個小時,穿過這座聯絡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的獨一橋梁。就來到的環球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它的美是水和橋組成的。它是世界上獨一沒有汽車的城市。
太息橋 在總督宮的後面,以前這裏是總督宮經由判決的罪人通往後面牢獄的必經的橋。罪人經由橋時常懊悔而太息是以得名。 更因英國詩人拜倫而名揚世界。太息橋在總督府後面,是銜接法庭和牢獄的必經之道。罪人被判決後從法庭押返牢獄,在橋上走過,從裏內的小窗口往外望,必定會深深一嘆。詩人以此作詩詠嘆,太息橋因而名滿世界。而我們這些從初中開端就以中國新文學作家的作品作為漢文教材的人,對於徐誌摩的《翡冷翠之夜》、朱自清的《威尼斯》等文章並不生疏。 來到威尼斯,不期然地便想起朱自清文章中所描述過的景物。景是一樣,卻沒有看到晚上唱“夜曲”的人。也聽不到“顫釅釅的歌喉”,那究竟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了。卻是看見了湧動的人群。廣場邊的咖啡館也如常在開,如斯地喧嘩,不知昔時的詩人騷人在如許的情況裏是否也能發生心靈的火花。
貢多拉 以前威尼斯人出行的方法是坐船,如今已水巴士。貢多拉多是為遊人感受的人,一條可坐6人,180歐元船(按如今匯率,1540元國民幣啊),生意很不錯。也是本地人營生的手腕之一。據說每家只能買一條,傳男不傳女。一條船連裝潢快要14000歐元,可買部“民眾途觀”了。
Google 地圖鳥瞰聖馬可廣場
遠觀
聖馬可廣場,威尼斯的市中間廣場。廣場的進口處,有兩根高高的石柱,帶翼的聖馬可雄獅是威尼斯的守護神。兩柱之間稱為“威尼斯之門”,片子《茜茜公主》中,公主拜訪威尼斯時就是經由過程此門。
雙方柱子雕塑一個是帶同黨的獅子,也成為威尼斯的城標。昔時拿破侖曾把它搶走放於盧浮宮,在18世紀清償。 右邊是總督宮,是以前威尼斯最高行政官總督的官邸。宮殿最早建於公元九世紀,今朝的宮殿是14-15世紀的哥特式出色作品。從1485年起,總督就在這裏加冕。宮內還有一處"金梯"通往總督的居室,因其兩側塗金的墻壁而得名。在其有一幅被譽為世界最大的油畫作品,取材但丁的《神曲》名叫《勝地》,長22米,寬7米,有700 多小我物,氣概極為巨大,占領了大議會廳東面的全部墻壁。
聖馬可教堂,聖馬可是耶穌的使徒,是《馬可福音》的作者。828年威尼斯商人,將聖馬可的屍首運回威尼斯。公元829年為此建築了這個教堂。教堂采取拜占庭建築作風,融會了器械方建築的精髓。教堂的祭壇下面就是聖馬可的墓。教堂內部裝潢了許多拜占庭作風的馬賽克裝潢畫。
聖馬可廣場是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周圍的建築都是文藝中興時代的精巧建築。聖馬可廣場在汗青上一向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節慶中間,是威尼斯所有主要當局機構的地點地,自從19世紀以來是大主教的駐地,它同時也是很多威尼斯節慶選取的舉行地。 廣場地勢低,潮流較高時,可吞沒廣場。故廣場周圍有專門的支架,我們原認為擺地攤用的呢。
聖馬可廣場鐘樓,這座由紅磚砌就、高98.6米的鐘樓建於十五世紀末期,它既是威尼斯城市的縱坐標,也是廣場建築群空間構圖的重心。站在這裏,自頂端俯瞰,可以縱情欣賞風光宜人的威尼斯城和瀉湖全貌,甚至可以遠眺俏麗的阿爾卑斯山。首座鐘樓完成於1173年,其時是作為燈塔,為瀉湖裏的船只導航。中世紀時,它的義務較不但彩,專用來吊酷刑籠,罪人關在籠裏,有時甚至任由他們死在籠中。鐘樓的今貌可溯至16世紀初期,是彭恩(Bartolomeo Bon)在一次地動後所修復的。1902年7月14日鐘樓因為地基崩垮而忽然坍毀,新鐘樓於1912年4月25日(聖馬可日)啟用。登高而望,全城盡在胸中。
一河相隔的的教授教養,據說建築及雕塑都弗成。但一般旅行團都只聖馬可廣場。所以一邊是人流如雲,一邊門可落雀。
暮色較晚,斜陽下的威尼斯就加倍俏麗。
天色已暗,再會威尼斯。整理行裝,搭船上岸直奔佛羅倫薩 岶多瓦小鎮。3個多小時就很快曩昔。
整理行裝,搭船上岸直奔佛羅倫薩 岶多瓦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