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威尼斯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其實也不滿是。它其實是一個島。既然是島,就必定有陸地。事實也是如斯。只是因為不肯意去坐25分鐘30歐元的貢多拉,所以沒有看到城市若何立在木樁之上。好在我並不遺憾。旅遊其實也是遺憾的藝術,那些遺憾,不定會成為你的念想。你弗成能也務需要看到一個景區的全體。至少我是如許以為,所以我的旅遊,老是走馬看花,沒有深度。或許,也就少了很多人尋求的深入。導遊老是愛好嘲諷那些“上車睡覺、下車拉尿、到了地頭就攝影,說起來什麽也不知道”的行者,不幸我正好可歸入此類。其實那些文人的器械,回來查查,網上多的烏煙瘴氣,照樣攝影的好,方不負此行。別和我爭辯,呵呵。 在威尼斯見到了水,也見到了城,只是,沒有見到水城的全貌。我認為也足夠了。聖馬可廣場,以及那些停泊的劃行的貢多拉,還有以水為路的街巷,這還不是威尼斯麽?不管你們信不信,橫豎我是信的。 在威尼斯,有幾個景區是應當會看到的,起首天然是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有名的勝景事跡之一。聖馬可廣場器械長170多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上下,呈梯形。廣場南、北、西三面被雄偉絢麗的宮殿建築圍繞。這些建築協調幽美,建築物上的石雕活潑真切。東面矗立著高98.6米的聖馬可鐘樓和融器械方建築藝術為一體的聖馬可教堂。聖馬可是《新約•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難。828年,兩位威尼斯的殷商在其時總督的授意下,勝利地把聖馬可的幹屍從亞歷山大港偷將出來,運回威尼斯,寄存在聖馬可大教堂的大祭壇下。從此,聖馬可成了威尼斯的掩護神。他的標記是一只帶翼的獅子。從此,威尼斯隨處是獅子。聖馬可廣場的進口處,有兩根嵬峨的圓柱,導遊介紹說,這是國門。在網上查了很久,也沒有查到這個說法。東側的圓柱上挺拔著一只展翅欲飛的青銅獅,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飛獅。飛獅左前爪扶著一本聖書,上面用拉丁文寫著上帝教的聖諭:“我的使者馬可,你在那邊安眠吧!”一眼望去,總督宮上也少不了聖馬可和他的獅子。廣場的鴿子比有人還多,一不當心,它就會飛落你的肩頭。當然前提是,你得餵食。什麽午餐都少有免費的。 和總督宮連接的聖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自滿。聖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動身地。威尼斯的光榮,威尼斯的充裕,當然,還有威尼斯的汗青和崇奉,盡在於此。宏偉絢麗的聖馬可大教堂始建於829年,重建於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聖馬可大教堂融會了東、西方的建築特點,它原為一座拜占庭式建築,15世紀參加了哥特式的裝潢,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參加了文藝中興時代的裝潢,如雕欄等。從外觀上,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美裝潢是源自拜占庭的作風;而整座教堂的構造又出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只是在歐洲,如許的建築見多了,也麽樣什麽特其余感到。 還有就是太息橋。太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太息聲而得名。太息橋兩頭貫穿連接著總督府和威尼斯牢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牢獄押送命囚的必經之路。太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作風,橋呈衡宇狀,上部穹隆籠罩,關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當罪人在總督府接收審訊之後,重罪犯被帶到地牢中,在經由這座密不透氣的的橋時,只能透過小窗看看藍天,從此落空了自由,不自立的發出太息之聲。呵呵,以上的景區都是網上來的,忸捏的很。 在威尼斯,可能是因為水多的誘因,老是想找處所便利。可是,洗手間少的可憐。也不知道那些旅客是怎麽處置的。導遊說,上一次,一點五歐元,就是十五元國民幣,最好的方法,是去喝咖啡,也是一點五歐元,可以免費洗手。在一個小小路裏,找到一個華人開的飲食店,果真咖啡一點五歐元,只是酒杯般巨細,一口就吸盡。我說,你這是酒杯咖啡。雇主是個女子,笑笑。不外也無所謂,究竟解決了大問題,酒杯就酒杯,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