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ふじさん,FujiSan)是日本第一大高峰,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休眠火山,接近太平洋岸,東京西南方約80公裏。2002年8月(平成14年),經日本國土地理院重新測量後,為3775.63米,是日本國內的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
不過,富士山在1707年之後就進入休眠期,有較小再次爆發的可能。2013年6月22日,正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批準將富士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富士山從而成為日本的第17處世界遺產。 人文歷史編輯歷史文化富士山的夜景在日本古代詩歌集《萬葉集》,有許多以富士山有關的文學作品,其中山部赤人的短歌最為著名:“ 田子の浦ゆ うちいでてみれば 真白にぞ ふじの高嶺に 雪は降りける ”能夠考證富士山噴發年代的最早的文字記錄,是《續日本紀》,書中記錄了781年(天應元年)從富士山噴出的火山灰。 在平安時代初期創作的《竹取物語》也有相關記載可以了解到當時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此後變成休眠火山。在江戶時代,1707年12月16日的寶永山大噴發在江戶城中落下了大量的火山灰。關於這次噴發,留存有大量的文字和圖畫記錄。繪畫江戶時代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以富士山為題材創作了46幅的連續版畫《富嶽三十六景》(約1831年)。當初畫家計劃按照題名只畫36幅,但後來因廣受歡迎,又加畫了10幅。其中,描繪了富士山雄美壯觀的作品《凱風快晴》和《山下白雨》等都廣為人知,這兩幅畫也被人親切地稱為“赤富士”與“黑富士”。(《富嶽三十六景》之中,還有一幅描繪海浪的《神奈川沖浪裏》的傑作非常有名)。文學如前所述,富士山作為和歌的題材被廣泛使用。此外,也有一種說法:在《竹取物語》中,許多武士將長生不死的靈藥在最接近天的富士山上燃燒,因此,這座山名為“富士山”、“不死山”或“不盡山”。(日語中,“不死”和“不盡”的發音都與“富士”接近)。近代作家太宰治在1939年(昭和14年)創作的小說《富嶽百景》中,有一段“月見草與富士山最為相配”的文字廣為流傳,的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的禦阪山腰處立有刻著這段文字的石碑。直木文學獎獲獎者新田次郎根據本人在富士山頂氣象觀測所的工作經驗,寫成了關於富士山的許多作品。 他的獲獎作品《強力傳》便是描寫富士山的挑山工的生活的小說。此外,新田次郎還寫有《死在富士》、《發怒的富士》、《芙蓉的人》、《富士山頂》等作品。宗教富士山頂設有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用於祭祀富士山的神靈。因此,在富士山八合目以上除去登山道和氣象觀測所之外的385萬平方米土地,都屬於該神社所有。但是,由於無法確定靜岡縣和山梨縣的邊界,因此沒有取得土地所有權登記。 淺間大社內供奉的神靈,為在記紀神話中出現的女神“木花開耶姫命”(コノハナサクヤヒKonohanasakuyahime)。但是,仍不清楚從何時起這位女神成為了護佑富士山的神靈。在古代的常陸國風土記中記載有關富士山神和築波山神的傳說。據說,天神拜訪富士山神的住處,請求留宿,但是被主人以正在齋戒為由拒之門外。後來天神拜訪築波山神,也請求留宿,結果受到了歡迎。因此,此後築波山上人流不斷,而富士山卻遭到了終年積雪的懲罰。平安時代的文學作品《更級日記》中,記載了當時一些人認為富士山神可以決定朝廷次年的人事更替的觀念。到了江戶時代,攀登富士山也在平民百姓中流行起來。平民們由於對富士山強烈的信仰,特地在江戶各地堆起了許多富士冢。所謂“富士冢”,就是在能夠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用土堆起的人工小山丘,在山丘頂部也建有淺間神社供人參拜。因此,不能去富士山的人也能夠在當地體驗一下攀登富士山的感覺。 這樣的富士冢很多被命名為“淺間山”或者“朝熊山”。另外從港灣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也有建立淺間神社的石碑的風俗。在高漲的富士山信仰的背景下,江戶時代誕生了許多以富士山信仰為基礎的神道教佛教混合的新宗教。這些宗教在江戶進行施教,建立組織,許多都達到對幕府構成威脅的規模,因此遭到了幕府的鎮壓。這些宗教在明治維新中得以保存,實行教、丸山教和扶桑教等都有著淵源。即使在現代,也有許多以富士山信仰為基礎的組織,例如奧姆真理教和法華三法行等都在富士山的山麓設立總部。科研氣象觀測所富士山腳下的活斷層在日本最高峰的富士山觀測氣象,可以有利於台風的預報。因此日本很早就在富士山頂設立了氣象觀測所。1880年(明治13年),開始在富士山頂觀測氣象,但直到1932年(昭和7年),才設立了富士山臨時氣象觀測所,進行常年的氣象觀測工作,觀測結果通過超短波無線電送到氣象廳。1936年,觀測所移至最高峰的劍峰,並改為常設氣象觀測所。這是當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氣象觀測所。1964年觀測所設置了雷達。這個雷達作為富士山頂的象征對於登山者們來說非常熟悉。隨著氣象衛星和多普勒雷達的技術完善,山頂的雷達觀測漸漸失去了重要性,因此在1999年(平成11年)廢止了雷達觀測。觀測所也在2004年9月30日變成無人自動化(實際上由於天氣惡劣,直到10月1日才實行無人化),該所仍自動進行氣溫、濕度和氣壓的觀測。廢棄的氣象雷達接收器,陳列在富士吉田市的富士山雷達館中,供人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