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諾夫王朝從1613年一向延續到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是俄國汗青上最強大的王朝。在其300多年的汗青裏,俄國由東歐的一個無名小國逐漸擴大成了世界規模內的強國,孕育出了無數的文化瑰寶。而如今,這些寶藏第一次訪問香港,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皇村瑰寶:俄羅斯宮廷文物展」。
【日期】:2014年12月4日至2015年3月16日
【時光】:10:00AM - 6:00PM(周一/周三至周五)
10:00AM - 7:00PM(周六/周日及"大眾,"假期)
10:00AM - 5:00PM(聖誕節前夜及陰歷新年大年節)
* 逢周二("大眾,"假期除外)、陰歷新歲首年月一及初二休館
【所在】:香港汗青博物館專題展覽廳及大堂
帝王的家園:皇村
皇村葉卡捷琳娜宮
Tsarskoye Selo,俄語的字面意思是“Tsar's Village”,即“沙皇的村落(皇村)”。自1708年彼得大帝將這片莊園送給他的老婆(就是後來的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後,這裏便開端了兩個世紀的皇家莊園汗青。
跟著時間的流動,皇村的範圍也日益擴展,而各大宮殿的作風也按照建造者的審美而產生著變更。好比上圖中的葉卡捷琳娜宮是典範的巴洛克作風,而下圖的亞歷山大宮則是肅靜樸素的新古典主義作風。
亞歷山大宮
亞歷山大宮1796年建成,是其時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送給其長孫(即後來的亞歷山大一世)的娶親禮品。後來這裏也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棲身地。
這一次文物展的展廳參考了皇村葉卡捷琳娜宮的裝飾,讓觀眾們得以置身於帝國最光輝的那段歲月中。
首出國門的皇家馬車
這刺眼的金色象征著帝王之路——俄羅斯君主進入莫斯科克裏姆林宮舉辦加冕典禮時,就是乘坐的這種馬車——車上的雙頭鷹是俄羅斯皇家標識。
此次展出的這架馬車除了“皇家”之名外,更是大有來頭:這是一百多年前尼古拉二世在加入羅曼諾夫王朝300周年事念時乘坐的那輛,在那之後這輛車就消逝於世人面前。此次來香港展出前,國立俄羅斯皇村博物館還專門從倉庫裏抽調了六套完全的馬具,經由細心的修復之後和馬車一並展出,這也是這架馬車第一次分開俄羅斯。
極致藝術的集合地
Tsar Nicholas II, Photo by fabeggs.com
你沒有看錯,這就是在很多怪盜題材的片子裏經常湧現的手工藝品的極致——法貝熱彩蛋。這枚彩蛋是彼得·卡爾·法貝熱之孫西奧·法貝熱為了慶賀羅曼諾夫王朝300周年而為尼古拉二世設計制造的,因為回生節彩蛋的意趣就在於揭開時的驚喜,所以不難想象皇帝打開蛋殼時那愉快的神色。而在皇村,這種極致的藝術作品數不堪數。
葉卡捷琳娜宮琥珀廳裏的這幅馬賽克鑲嵌畫本來有四件,惋惜在二戰後不知所蹤(皇村在二戰時歷久被德軍占據,有三分之二的建築遭到損壞和洗劫)。這些鑲嵌畫直到1979年蘇聯重建琥珀廳時才得以重制,此次在香港展出的是這件以“味覺”為主題的作品。
皇帝家的中國風
帝國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其實和中國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有過不少交往。好比這個漆制雕花花瓶就是溥儀1909年送給尼古拉二世的禮品,兩旁金色的手柄是代表中國的龍,而瓶身則刻著代表俄國的鷹,極具汗青意義。這個花瓶也是皇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最愛好的一個房間,而個中的作風異常混搭:固然骨架是西式的,但墻身倒是用從中國運來的絲綢裝潢,並參加了中國式的涼亭和山川景致。所以這個房間的名字也很天然地叫“中國藍色客堂”。
汗青與藝術的沉澱,可以聽見
音樂固然無形,但也是文化積澱的一種情勢。此次展覽也會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舉行幾場俄羅斯音樂會。讓聽覺也參加到鑒賞的行列中,必定會讓觀眾對帝國的文化有更周全的懂得。
從彼得大帝的改革而敏捷突起,在大敗方戰斗後接連豪取波羅的海和黑海出海口,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的6次大戰,國土橫跨歐、亞、美三大洲,再到亞歷山大一世擊敗拿破侖中興歐洲列國王室,最後慢慢沉靜、式微,末代皇帝也被布爾什維克槍決……兩個多世紀興衰榮辱的沉澱,現在來到了香港,來到了你我的面前。
藝術所處的時期已經成為汗青,但藝術卻依然留在了我們的世界裏,期待著向人們講述它們記憶中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