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報導文學特展─冷眼熱心,寫盡人間事 2014!! 2014 「冷眼熱心,寫盡人間事─台灣報導文學特展」
「台灣報導文學特展」6月27日起開展,國立台灣文學館首次以報導文學作為策展主題,呈現自清領時期至21世紀以來台灣報導文學的發展,看作家們遭遇新聞事件及歷史變化的重要時刻,如何以冷眼熱心寫盡人間事。 當天下午2時邀請當代知名報導文學作家與攝影專家共聚一堂,包括:心岱、古蒙仁、林柏樑、陳銘磻、陳文發、楊樹清、蔡能寶、蔡明德、鍾喬、鐘永和、鐘俊陞、藍博洲等在報導文學領域深耕的前輩現身說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聆聽,共同參與這場報導文學群英會。 融合新聞報導與文學書寫的報導文學,又稱為「報告文學」,基本上是作家透過翻尋歷史、田野蹲點、實際採訪,輔以影像記錄等方式撰寫而成的文學作品,藉由文字傳播映照現實,較諸其它文類具有更強大的反省及批判力道,以凝聚社會共識及與向上力量。 1935年4月21日台灣中部大地震,作家楊逵前往災區調查後撰寫報導,將驚心動魄的災區場景做了生動的描述,建構了當年台灣的集體記憶,其後楊逵並在報紙發表〈談「報導文學」〉、〈何謂報導文學〉、〈報導文學問答〉等三篇論述文章,允為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架構的先驅。 特展以1928年至2000年的台灣報導文學年表發端,郁永河在康煕年間來台採硫寫下《裨海紀遊》一書,記錄沿途見聞、平埔族風俗民情,周步霞於1886年刊登於《台灣府城教會報》第8期的〈北港媽的新聞〉、林獻堂1928年起連載於報紙的《環球遊記》、楊逵於1935年刊登於《社會評論》的〈臺灣震災地慰問踏查記〉,是清末至30年代,報導文學擔任「追求真實」使命的開創期。 1945至1960 年代,台灣結束殖民歷史,卻捲入反共浪潮與威權肅殺的白色恐怖氛圍,此情境不利於報導文學之發展,作家們改以柔性的書寫手法,使得此時期的報導文學成果見證歷史發展之軌跡,有如「冰山下的伏流」。 在1970年代,資深編輯高信疆在《中國時報》副刊開闢「現實的邊緣」專欄,大力提倡鄉土文化,並將報導文學列入「時報文學獎」的獎項之一,對台灣戰後報導文學的推展發揮了關鍵性的影響力。接著則是陳映真於1980年代創辦《人間》雜誌,雖然只發行47期,但其所標舉的人道主義、對邊緣弱勢及底層人民的關註,卻深刻影響台灣紀實攝影及報導文學的發展。
日期:6 月27日起至104年1月14日 地點:台灣文學館B展室
將本活動加入提醒,可選擇FB或google提醒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