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自一八三九年面世以來,便代替了藝術的“復制真實”的腳色。我們只要一按相機快門,便能大小無遺地記載面前的事物。香港的攝影,早在一八六○年先後已開端穩步成長。自此,外籍及華人攝影師紛紜為香港的城市景致留下了影像的回想。時間流逝,香港成長進步神速;香港分歧年月的景觀卻在一剎時凝住,更在多年後的今天與我們對話。此次展覽之照片,務求以中環為焦點,出現海岸線的變更,同時@!word!@展示不合年代@!word!@的地標,讓觀者能觀賞已然倒下的俏麗舊建築。
香港自一八四一年開埠以來,曾多次進行填海工程。個中,港島區的成長偏向重要指向北方。中環作為全港的政經樞紐,其填海工事絕大多半為成長經濟而設。新街道的定名,例如一八四一年開拓的皇後大道、十九世紀後期成長的德輔道、二十世紀初新設的幹諾道和遮打道、五十年月的愛丁堡廣場,亦有相當濃重的殖民地氣味。回歸今後,當局持續向北填海,街道名稱亦一改以往的英殖作風,例如民光街、龍和道等,洋溢中國傳統顏色。
每個階段的海岸線,曾經湧現大批地標,其建築作風更多樣化。十九世紀末期的兩層式建築,例如舊大禮堂;二十世紀初的四層式建築,例如皇後行、太子行等,其新古典主義的作風,置身個中,仿如正在遊歷歐陸都會。戰後重光,因為經救急劇成長,原有的四層建築再不克不及@!word!@應付實際需要@!word!@,一輪拆卸重建的風潮囊括中環,設若這些建築獲得保存,必能成為代表香港的主要地標。
所謂地標,必需閱歷時光鐫汰,並有其汗青價值的建築物。地標的建築若得以保存,有助於今人熟悉往史,親自的接觸,讓什物將汗青重現,其沾染力必遠勝於死板無味的汗青文獻。惋惜,如今我們只能在舊照片大懷念。
移山填海的背後,象征海岸線北移和河流收窄。開埠之初,灣仔至尖沙咀的距離有二千二百米。時至今日,兩地的距離只剩不足九百米。一九九七年立法局經由過程《掩護海港條例》,避免於再次填海,省得這個公有資產及自然產業受到損壞。然而,千禧年後的填海工程仍在連續,若果持續無盡頭填海,維港兩岸,將有交界的可能,而這個香港的獨有特點,亦將會有湮沒之虞。
此次展覽,展示了中環海岸線北移的變更,亦展現出分歧年月的中環地標。在一幀幀照片中,重現了香港百多年的汗青變遷。我城故影,除了是對過往的紀念,更是對當前的反思。
時光:2015年2月2日‑17日(常日)上午9時‑下晝5時(8小時)
2015年2月7日 ‑ 14日(逢禮拜六)上午9時‑下晝1時(4小時)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行政樓大堂展覽廳》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