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香港「故裏」四位英國現代藝術家聯展 香港Simon Lee畫廊盛大呈獻《故裏》展覽,展現4位英國現代藝術家以「汗青畫」的觀點為創作焦點,透過判然不同的藝術技能和意念解讀和重塑這些汗青和藝術史的圖象。 Toby Ziegler一系列全新創作的鋁面繪制景致畫,是由圖像演變而成的抽象作品。Ziegler先依據18世紀藝術家Thomas Gainsborough的作品,為原作拍下圖像,應用電腦轉變其色彩極性和飽和度,使畫作的原有特點得以保存但顏色被完整扭曲。然後將再度創作的圖像塗繪在鋁板上,當塗料幹透後,以磨砂機把塗料外面磨至決裂,暴露底層的金屬。畫家在創作過程當中,透過數碼化和物資抹消處置影象主體,令其富代表性的圖象演變成抽象形態。畫家沒有開門見山註解從新繪制景致畫的意思,而是透過這些繪畫試驗,摸索操控和擯棄之間的幹系。
Dexter Dalwood則應用影象、文化、政治、繪畫和想象的汗青等拼貼,從新建構繪畫中的所在和場合,而這些他臆造出的場合都與知名汗青人物或事宜有千絲萬縷的接洽,交織於汗青典故、藝術史和社會圖象記載等。他的個中一幅作品取材自抽象巨匠Willem de Kooning創作於1950年的作品《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de Kooning曾在同年的一場演講中形容藝術史是「沿著火車軌道回到美索不達米亞」,畫作中的景觀出現猛烈深入的時光、所在、影象和汗青觀。透過題目、零星的圖象片斷和觀者的主觀感受之間的幹系,Dalwood的每件作品都為現代汗青畫從新註入活氣及添上新意義。 憑仗精深的身手,Glenn Brown應用各類資料將原本的藝術作品復制和改革,摹仿而成的繪畫質感、表面都被扭曲,再以層層美麗的顏色塗抹化成完善幻象。在他的畫筆厚刷之下,畫作有如拍照作品般,將本來登載在書本和雜誌上的作品,比方Frank Auerbach 或Karel Appel的畫作從新繪制,將觀者的留意力帶到作品的序言。Brown透過畫作的繪畫潤飾及龐雜變體,審閱洛可可主義和作風主義、表示主義和超實際主義等分歧藝術主義的幹系,同時也摸索作品原創和復制的題目。 Ged Quinn善於把毫反面諧確當代、當代、復舊將來主義和古典園林並列在一路,將時期不對的藝術、文學、傳統景觀和靜物畫等元素統統融匯在其創作的大型繪畫中。類似的故鄉氣象經由各種對社會、文化和政治汗青的好奇和構思顯得淩亂和戲劇化。在Quinn的畫筆下,汗青繪畫的聖典寄義被轉換成一種非構造性的論述,層層引語、圖案和象徽交錯出新創的對話和比拼,在畫布上彰顯意象戲院的猛烈張力。 日期:2015年5月22日‑6月27日(除日曜日外) 時光:上午10時‑下晝5時(7小時) 所在: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3/F304Simon Lee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