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復活節期間為大家準備了多部優秀的中國獨立電影,這裡我們介紹五部受到國際上電影節垂青嘉獎的中國獨立電影,分別是《塔洛》《路邊野餐》《河》《癡》《長江圖》。 1.《塔洛》 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拍攝於2015年的藏語電影《塔洛》,2015年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塔洛》改編自萬瑪才旦的小說,圍繞牧羊人塔洛進程辦身份證的一系列經歷展開,以黑白色調拍攝,故事簡潔,沒有大的起伏沖撞,卻如一個現代寓言,討論的內核仍是古老傳統面對現代文明的身份焦慮和無所適從。
放映場次:
3月26日 (六) 下午9:15 The Grand Cinema
3月28日 (一) 下午7:00The Grand Cinema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28/tharlo
2.《路邊野餐》
過去一年備受矚目的獨立電影,獲2015年洛迦諾電影節最佳處女作,2015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201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金氣球獎,而導演畢贛年僅26歲。影片最為人稱道的是四十多分鐘的長鏡頭和詩歌與影像互文的處理,成熟又靈動的敘事和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均令人驚艷。
放映場次:
3月26日 (六) 下午7:00 星影匯
3月28日 (一) 下午9:30 星影匯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66/kaili-blues
特別提示: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3.《河》
電影的人物和情節都異常簡單,七八成的時間只有藏族小姑娘央金拉姆一家。三代人之間、人與宗教自然之間的關系,透過央金拉姆的視角徐徐展開,小到不起眼的情感隔閡構成了故事的主線。影片中的父女二人都是以本名出演,年僅5歲的央金拉姆據說是片中亮點,表演早慧、童真而有靈氣。《河》由藏族導演松太加拍攝,他曾參與萬瑪才旦此前幾部影片,2015年入圍柏林電影節。
放映場次:
3月22日 (二) 下午7:30 香港藝術中心
3月24日 (四) 下午5:30 香港藝術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06/river
4.《癡》
【推薦閱讀】香港國際電影節2016港片推介 | 香港國際電影節2016復活節排期 《癡》的拍攝對象張先癡是一名老右派,他生於1934年,父親是國民黨高官。16歲時“進步青年”張先癡離開家庭,然而49年後在勞改營度過了23年歲月。電影記錄的雖然是個人史,但充滿導演的自覺意識:除了老右派張先癡的口述,不少場景再現都是對歷史事件、人物甚至拍攝對象張先癡的解構,畫面充滿劇場感,甚至有意凸顯“這是在表演”。因陋就簡帶來的荒誕,令沈重的歷史素材頗具幽默感。
放映場次:
4月2日 (六) 下午6:30 UA Cine Moko
4月4日 (一) 下午2:30 UA Cine Moko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88/mr-zhang-believes
特別提示: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2016年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導演楊超歷時4年拍攝。影片由秦昊辛芷蕾主演,侯孝賢禦用攝影師李屏賓掌鏡,李屏賓並憑藉此片獲柏林電影節突出藝術貢獻獎。這是一部頗有魔幻色彩的影片,船長高淳帶著負載父親靈魂的一尾黑魚,從長江下遊起航到四川宜賓。他在船上撿到一本詩集,每首詩的末尾都是一個長江邊的地名,而每到一處他都會遇到同一位女子安陸。循著詩集逆流而上,高淳來到長江的源頭,也重新了解了安陸。片中過去與現在交織,明線與隱線互文,而長江在李屏賓的鏡頭下也顯得格外壯闊、神秘。
放映場次:
4月2日 (六) 下午7:30 星影匯
4月4日 (一) 下午2:30 UA 太古城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46/crosscurrent
特別提示:膠片電影;亞洲首映;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