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古城東依大雲山,西臨蘭江,略呈半月形。舊有四門:東謂安政門,南叫明德門,西為清波門,北稱拱宸門。東北水闕門、沿江隆禮門(水門碼頭)以及柳家碼頭、朱家碼頭等三處便門,則於明代增辟。因歷遭戰禍,年久失修,古城城墻已大部毀圮。現在沿江尚存的600余米城墻為明正德七年(1512)重築,其余則為1995年重修,依稀還可領略蘭溪古城的獨特風貌。 西門城樓蘭溪古城舊有南、西、北三座城樓,均始築於明正德七年(1512)。至抗戰時期(1939)為防空襲,便於疏散人員,南、北門城樓隨東、南兩面的城墻一同拆除,西門城樓,則因西面沿江城墻作防洪護岸未拆,而得以保留作懸鐘報警之用。1985年,西門城樓倒坍。現有西門城樓,於1995年重建。主樓2層,依江而立,氣勢雄偉,為登臨攬勝的佳處。 民居市區延安路以南福靈巷至風箏巷一帶民居,至今仍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的民居風貌。 這一民居群落占地面積約3公頃,依山傍水,東西向布局,起伏有致,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平面多為“三間二過廂一天井”,一般為二層,木結構,灰瓦白墻,室內雕刻精美華麗,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墻。蘭溪民居獨特的形式,對徽州民居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小巷清末蘭溪城內有大小街道21條,巷87條。市區延安路以南民居群落內的探花、忠錫等小巷,至今仍保存著明清街巷的特色風貌。這種小巷窄而幽長,對消防起一定作用,為加強兩面山墻的剛性,兩個山墻間均有夯墻連接。這是蘭溪古代工匠對“巷”的創新,堪稱“建築的傑作”。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