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之一。文儒坊因歷代文儒輩出而得名。宋祭酒鄭穆、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台灣總兵甘國寶、清代“世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襲故居皆在坊內。陳承襲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近代詩人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陳衍曾自吟一聯:“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 文儒坊東頭北墻上,還嵌著一塊高約2米、寬1米的陰文碑刻:“坊墻之內,不得私行開門並奉祀神佛、搭蓋遮蔽、寄頓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這是光緒辛已年(1881年)訂立的文儒公約。據有關人士認為,在全國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約,尚屬罕見。 |
有空走進每一條小巷都別有洞天,不是千篇一律的哪種,挺有意思的,雖然已經不古樸。 |
文儒坊傳統節慶活動很多。這裏歷史人物很多居住這裏。多數房子都是兩進的,門板雕刻著線條流暢,工藝高超 |
文化氣息很濃厚的一個地方,文儒坊是三坊七巷之中的其中之一,名字很雅氣,而事實上這裏的確也是出國不少文人墨客。這裏保留了不少古建築 |
我的幼兒園是在這裏讀的。是個幾進門民宅似的幼兒園,就叫做“文儒坊幼兒園”,呵呵,真的很難忘,幼兒園的天井就是我們的活動樂園。許多小朋友家也住在這個坊裏,離幼兒園幾步之遙,當時把我給羨慕的。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