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巖走過鎖雲橋,高山流水聲頓然匯入耳中,前面就是羅漢巖,也是當年伏虎禪師率眾僧講道的地方!多少年來,這裏小河淌水,激流不斷。這巖石的胸襟是寬廣厚實的,又何止能容納萬千?放眼看去,它就像一尊雙手合十,盤腿而坐的大佛,告訴我們如何去包容一切,如何去享受生活。“泉飛晴亦雨,雲覆暑猶寒”,這是人們對羅漢巖的詮釋,遊客朋友,看著山的壯觀,水的飄逸,我們何不張開雙臂接一註清泉,去感覺一下大自然的清新! 在峰頂上有二道清泉傾瀉而下,左邊一道泉隨風左右,仿佛一條搖擺不停的馬尾,所以稱它為“馬尾水”;另一道泉在奔流中與山石相擊,墜落的水花柔和細密,就像歷經了農家用的米篩一樣飄灑而下,時常會有幾滴輕輕地灑落在人們的身上,因此稱它做“米篩水”。羅漢巖左側有一塊通體被乳泉浸潤的大石,石頭中有兩個槽孔,傳說一個孔能出米,一個孔能出鹽,而且出的量剛好夠當時居住在這裏的道僧日用,因此便叫這石為“出糧石”,又稱“米堆石”。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