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末代時期的著名書院。位於江西廣信府鉛山縣境內。自東晉以來,歷經唐、宋、明等朝,都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的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據《廣信府誌》介紹:“大義寺左為四賢詞。”此實為大義寺的附屬寺左,即仁壽寺左,為“四賢祠”。祠為當時的信州刺史楊汝礪所建,這是鵝湖書院之始。以後屢有修舉,明代宸濠之亂,兵燹之余,鵝湖書院的學舍全部毀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理。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尹施德大加修建,當時李光地所作《重修鵝湖書院記》說:“書院之建,實為國家學校,相為表裏,李渤高士爾。朱子猶倦倦焉。今使先賢遺址,煥然重修,江有故理學地,必有遊於斯,而奮乎興起,以紹前賢者。”鵝湖收院絕有官方的支持得以重修,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再現,以致成為歷史的陳跡。 鵝湖書院在鵝湖寺,即仁壽寺的左邊,而鵝湖塔則在鵝湖書院的左邊。鵝湖書院的大門,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對著鵝湖塔。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境幽雅. 鵝湖書院比鵝湖寺大得多,建築規模頗似孔廟。由大門進去,經過兩排桃樹,有一個大圓門,圓門內有一個大院子,對面又是一個大圓門,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階而入,又是一個院子,裏面是半月池,池周圍是石欄桿。渡過古橋是第一排殿宇,再過一個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後一排殿宇,是四賢祠。祠前也是一個院子,祠後則是一個相當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後是一座高墻,正對那兩大圓門的北端高墻。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兩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錯落有致。 在鵝湖書院後面的四賢詞內,設有朱、呂、二陸四個牌位,又有一個題著“頓漸同歸”字樣的匾額,這和書院前排建築中所懸“道學之宗”的禦匾,正遙遙相對,由此可見宋代朱陸鵝湖之會的盛況。抗日戰爭期間,鵝湖書院成為東南訓練團的駐紮營地。 這所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遭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擴建工程規模最大:新築山門、牌坊、大堂、浮池、拱橋、碑亭、禦書樓;兩側更修建廂房數十間,作為士子讀書之所。康熙皇帝還為禦書樓題字作對,門額題為“窮理居敬”,聯語為“章巖月朗中天鏡,石井波分太極泉”。至今牌坊、泮池、後殿、廂房等建築保留尚完好;泮池兩側的廂房內,尚存明、清兩代古碑13塊,是研究這座書院歷史的珍貴資料。 |
從三清山所在的玉山縣乘汽車到上饒,再轉乘中巴經茅家嶺到書院 |
想DIY的遊客要有車才行,該景點外無出租車,不然過了下午4點後就沒中巴車回城區賓館了 |
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啊。非常靜幽。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