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祠位於臨淄城區,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為依托而建。太公祠是一組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殿堂廟宇建築。姜太公祠內有三君殿、丘祖殿、五祖殿、五賢殿、釣魚亭、道士院等建築,規模宏大,祠內碑石林立,綠樹成蔭。姜太公祠東側是丘穆公祠,丘穆公祠是1995年丘穆公一百代孫,台灣丘氏宗親會邱正吉先生捐資修建的.姜太公封於營丘,支孫以地為氏,丘穆公是太公三子,太公封齊建國而令穆公領鎮營丘,其族人遂以丘為氏,穆公則是丘氏始祖.周秦以來,丘氏宗族奕世蟬聯,支庶分居各地,後裔遍於中外.兩祠的形式均采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中軸對稱序列,殿堂廟宇布局,整個建築顯得古香古色.在穆公祠東配殿內陳列著姜姓源流考和姜氏宗譜,姜姓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漫長的歲月中,姜姓氏族世代繁衍,不僅分布於中華大地,而且世界各地都有,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就是姜姓後裔,曾於2000年前來太公祠尋根訪祖。經考證出自姜姓的姓氏有102個。周文王訪賢遇到姜太公,遂請回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周武王繼位又尊稱師尚父。姜太公輔佐周王朝滅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齊國.太公治理齊國,采取“因俗簡禮和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等政策,註重農、工、商並舉,大力發展生產,齊國很快強大起來。其後姜太公又輔佐周公平定紂的兒子武庚的叛亂,為賞太公二次安周之功,周成王賦予姜太公“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的專伐大權,成為海岱之間聯袂而往朝的大國。姜太公死後按周禮返周而葬,齊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於此。主殿供奉著姜太公、丁公呂伋及第十二代孫小白,即“春秋五霸”之首齊相公塑像。西配殿內供奉著田單、田穰苴、管仲、孫武、孫臏的塑像。東配殿內供奉著丘處機(長春真人)、呂洪濱(呂祖)、張道陵(張天師)、王玄南(太道帝君)、王重陽(教祖)塑像。從主殿穿堂而過,便是太公衣冠冢,表達了齊地人民對姜太公這位齊國的開創者、齊文化奠基人的懷念和敬仰。墓前石坊橫眉上的“周師齊祖”更是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豐功偉業。 |
在臨淄區內乘坐5路、91路公交車,在姜太公祠門口下車即是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