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地面上留存的“墓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縣文物普查時,只有34座了。1988年自治區將之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幾乎全部遭到盜掘。1967年,韋州周新莊村為了用磚,派人將村西南的一座墓拆毀。當寧夏博物館聞訊派人趕到時,墓室內早已空空,只剩下“大明慶靖王壙誌”一盒。墓誌方形有蓋,長60厘米,高30厘米。 誌蓋正中陰文楷書豎鐫“大明慶靖王墓”六個字,四周刻有雲龍花紋,誌文18行22個字,簡要記述了朱木旃生平及“令德孝恭,樂善循理”等功德。墓室內用磨光的青灰色大條磚砌築,白灰構縫,十分精細嚴密,墓室門向東開(逝者頭枕羅山,腳蹬青龍山),墓室分前後兩進,後室兩側各有一配室。墓室全長約14米,寬約13米,高6米,券頂。墓門裝有兩扇石門,各室之間原本都裝有門,墓室建築非常寬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