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經年累月,風雨剝蝕,加之人為破壞、地震災害,至今造像較完整的有20多窟,主要分布在大佛樓、子孫宮、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等5個景區內。現存造像最多的第45、46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第51窟雖遭地震破壞,仍能看出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組成,規模很大。主室面寬26米、進深12米多、高12多米,造像高達7米,主室高大的方形塔柱四面開龕,龕中為一佛兩菩薩,裏辟長方形壇床,上面並列著3尊端坐的大佛,身高6米,氣勢雄偉,是造像中的珍品。 過大佛樓,參觀子孫宮。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於此。子孫宮山崖前部的第14窟是須彌山開鑿最早的一個。窟內佛像雕繪結合,色調古樸,其造型與雲岡、敦煌石窟中北魏前期的造像極為酷似。第24、32窟比14窟稍晚,窟內佛像已是一佛二菩薩,從這些以“秀骨清相”為特點的一佛二菩薩造像中,可以看出這是北魏孝文帝以後的作品。 圓光寺後的第45、46窟和相國寺後的第51、67、70窟,每窟都有高6-7米的造像40余尊,龕內立佛多為一佛二菩薩,刻工精美。除此外,龕額上有各種小佛,龕座下有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窟頂有圍繞塔柱翺翔的飛天浮雕,千姿百態,琳瑯滿目。 須彌山從北魏到隋唐歷代開鑿的各個石窟,反映了不同的時代風格。北朝的石窟佛像鼻梁高隆,保留著印度佛教的風貌。有些造像,臉瘦肩溜,寬袍大袖,與東晉畫家顧愷之《洛神賦》畫卷上的藝術形象酷似。隋代佛像則是上身長、下肢短,方面短頸,形象質樸拙重。唐代佛像造型趨向完美,它的體態豐滿,服飾華貴絢麗,表現出唐代藝術的非凡氣質。 與僅開鑿在一座石崖上的國內大多數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須彌山石窟開鑿在鴻溝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溝之間有梯橋相連。須彌山峰巒疊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風景秀麗,是西北黃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各溝之間都已架梯搭橋,以方便遊覽。 |
從固原乘班車到三營鎮(6元),在鎮北的路口有車去須彌山(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