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維吾爾族首領額貝都拉擺脫準噶爾部歸附清朝後,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進京,第二年返回時,從京城請來了漢族工匠設計修建王府和回城,費時七年方峻工。重建後的王府規模宏大,建築構造既體現了伊斯蘭古典建築的藝術風格,又融合了漢族建築藝術的特點。王府土墻高台,琉璃瓦頂,飛檐鬥拱,園林交錯,是當時新疆境內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宮廷建築。後又經過幾代回王的修繕加工和經營擴建,至七世回王伯錫爾時,已成為一個宅園相連,宏偉壯觀的園林建築群。同治五年(1864年),阿古柏叛軍攻打哈密,殺害伯錫爾並燒毀王府。同治十二年秋,陜西回民義軍頭目白彥虎攻進回城,王府又遭掠奪。光緒八年(1882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襲位後,對王府進行了擴建和翻修。擴建後的王府面積占回城的四分之一,有房800多間,大小九道門樓。正門樓為中西合壁結構,飛檐起脊,畫棟雕梁,綠琉璃瓦頂。整體建築分為內外二宮,內宮地面與城墻同高,外形是城樓式的宮殿。民國19年(1930年)6月,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農民暴動,駐哈密省軍進占回城,為尋找財寶,將這座有二百年歷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為平地”,連有數百年歷史的“貯藏經典之庫”也隨大火化為灰燼。現在的哈密回王府地處哈密市回城鄉阿勒屯村(哈密王陵隔壁),是哈密市委、市政府於2003年開始籌建的以弘揚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旅遊景區,工程得到了廣東省及援疆幹部的大力支持。重建的回王府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工程(王爺台)已竣工,占地59.68畝,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的王爺台分為兩部分,台上仿古建築(單體建築13個,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台下為二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約14000平方米),主要項目有台吉議事處、回王宮大殿、回王寢宮、配殿、清真寺、角亭等。 |
喜歡自然景觀的朋友就別去了 |
昔日的回王府已經不在,這是按照得到的史料和前人遺留的手稿,重新仿造一個,而且整個被縮小了,就像個微縮景區,雖然非常逼真,可是我個人不愛看仿造,所以覺得沒啥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