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圌山是劍門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遠看像以前囤積糧食的糧倉,叫圌,因此也叫圌山。山上有“六絕”稱奇——奇峰、鐵索飛渡、飛天藏、白皮松、雲巖寺和天造滑翔。 一絕奇峰:一片平原之中,刀削般的巨石構成了三座奇峰,巍然挺拔,直入雲端。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分別為東嶽殿、竇真殿、魯班殿。三座山峰中只有東嶽峰有險路可通山頂,其余兩峰都是懸崖峭壁。山峰之間由上下兩根鐵鏈組成的鐵索懸橋相連。 二絕鐵索飛渡:連接主峰的鐵索懸橋初建於唐代,先後換修6次。山上還有身懷絕技的飛人,在鐵鏈上表演,行走如風,被譽為“華夏一絕”。 三絕雲巖寺:始建於唐,明末焚於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雲巖寺在唐乾符年間(公元874年)就有東西二院,歷經唐、宋、元、明、清毀茸交替,及佛道相爭,形成“東禪林,西道觀”的格局。像雲巖寺這樣建於山脊,背負三座主峰,坐北朝南而又是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古寺院建築群,在全國是罕見的。寺前山門外有李白贊圌山石碑一通,碑文“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手書鐫刻而成。 四絕飛天藏:雲巖寺內藏有道教文物“飛天藏”,又名“星辰車”,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道教飛天藏。它的奇特在於整個藏身不沾一顆鐵釘,全由珍貴楠木穿鬥而成。藏身高9.82米,外殼直徑7米,由下而山分為四層,依次為平座、腰檐、天宮樓閣、寶頂,尤其腰檐與天宮樓閣排列有道教木雕人像,雕刻精巧,極具宋代藝術風格。 五絕白皮松:竇圌山的石峰上,寸草難尋,卻生長著奇異的白皮松。此樹光滑如樺樹,樹幹呈銀白色,有梅花斑點,是名貴的觀賞樹。白皮松生長在石縫間,無土、無水、無肥的自然條件下長成,是竇圌山的一道風景。 六絕天造滑翔:竇圌山的奇峰峭壁,形成了天然的滑翔場。 |
綿陽出發,火車或者汽車先到江油,火車票價6-11元,汽車10-12元左右,再從江油轉汽車去竇圌山。 成都出發,在成都昭覺寺汽車總站乘車到江油,每天8:00-19:00,大約15分鐘一班,票價44元,2.5小時到達。 自駕:沿成綿高速公路再轉綿廣高速至綿陽北出口,下高速後到江油,根據指示牌前往景區。 |
李白曾有詩雲:“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說的就是蜀中第五大名山,被譽為“世上無雙景,天下第一峰”的竇圌山。驅車沿山路盤旋,進入景區大門後下車步行。小路幽徑,在彎彎拐拐數百米後,視線突然開闊。只見一片青綠草場後,竇圌山三座孤峰矗立、挺拔俊秀,還一派奇妙景象。說到竇圌山的得名,相傳唐代彰明主簿竇團曾隱居於此;另說因山峰矗立如團(上小下大的圓形米倉),故名竇團山。沿山路上行,先到一處寺院,名曰“雲崖寺”。雲崖寺建於唐,大殿內珍藏有飛天藏,又稱轉輪經藏。星辰車高10.3米,直徑7.5米,為著名宋代小木結構建築,上有木雕人物200多個,雖體形巨大但單人便可以自由旋轉。竇圌山最獨特之處是山頂有向月峰、飛仙峰、神斧峰鼎足而立,高約100多米,相距三四十米。三峰之顛分別建有東嶽廟、竇真殿與魯班殿,其中僅有東嶽廟一峰有古道可攀,其余二峰靠鐵索相連,其勢險絕,稱“圌山飛橋”。每到固定時刻都有身懷絕技的藝人在鐵索上表演淩空絕技,叫人稱絕。如果你對尋寶感興趣,竇圌山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清代嘉慶年間四川有個農民起義首領叫冉天元。一次與清軍戰鬥失利後,冉天元被俘,起義軍趁著夜色撤到山裏。為了讓一路上劫富濟貧得來的金銀珠寶不落到清軍手裏,起義軍在當地一名土著的介紹和帶領下,連夜把財寶運至竇圌山碧雲洞,並炸石堵住洞口。之後,起義軍輕裝向川南作戰略轉移。第二年,當冉天元原部的起義軍到竇圌山尋找碧雲洞時,因當時藏寶是在夜裏,且對地形不熟,早已不知洞口在何方!因戰事甚急,起義軍只好放棄尋寶企圖,繼續北移。碧雲洞遂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
作為小景點,有這個水平也不錯了。 |
兩座山頭,走很多路。山不高,還有小小的索道坐上去。有點象公園。到山頭有兩個小殿,也沒有解說介紹殿建在山頭的歷史。路途中充斥著表演小販。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