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原名譙樓,在宜賓市西街口。建於明代(另有唐代韋臯建之說),清嘉慶年間焚毀,乾隆乙酉年(1765年)重建。在石砌高台上建樓三層,通高27.7米,占地650平方米。素面高台,平面呈四方形,長31.6米,寬20.4米,高5.45米,四方中段有一拱形門,內為通道,形成“十”字空間,是古城東西南北街交匯點之一。樓為三重檐山頂,翼角飛昂,正脊中立一座閣樓式小塔,兩邊走獸,脊端正吻,垂脊作蹲獸。檐下裝如意鬥拱。第一層檐柱外有副階回廊。橫向柱網采用減柱造,僅角柱用移柱造,逐層梢間柱距縮短,立柱用移柱造,每上一層則柱距漸收,樓的第三層東檐下有清代中州書法家冀宣明題寫的“大觀樓”匾額,因而得名。兩西有清代書法家顧汝修提的“西南半壁”匾額。兩匾書法雄厚,筆力勁健,赫然醒目,馳譽古今。整座建築氣勢恢宏,高敞壯觀。清人鄧時敏在《敘郡譙樓記》中稱為“西南之最”。建國後曾多次維修,以批為地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是宜賓市圖書館閱覽室。 |
都是假的。我就是宜賓人。樓上全市古董 不可以讓人上樓的。我活了24年就沒有上去過。 |
地理位置優越,樓比較壯觀,可惜沒有上樓參觀。旁邊就是東街,所謂的夜市,就是各種小攤頭。 |
據介紹,現在的大觀樓劈為宜賓圖書館,但是,我每次去都是見其大門緊閉,只能在四周看看外圍。 |
現在維修,不能登頂參觀很遺憾。 |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
15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