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山大佛,因坐落於山形似下弦月的半月山而得名。它位於資陽市雁江區碑記鎮,是四川第二大坐佛,據說在世界上排第22位。 半月山大佛屬摩崖造像,即在山崖石壁上雕造的佛像。其尤彌勒佛倚坐像,屬凈土宗造像。大佛端坐於長方形石龕中,坐南朝北,身高22.24米,胸寬11.2米,結構雄渾古樸,氣魄宏大,一望而令人產生敬畏之心。而佛像面部豐潤,雙耳垂肩,表情安詳恬靜,目光平和下視,好像在關切地註視著禮拜者,又使人覺得可親可敬。 半月山大佛的建造歷經了漫長的歲月。它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七年(一說始建於唐德宗貞元九年,即公元793年),陸續用了150年,相傳七代人,方在懸崖峭壁上鑿建成初具形態的大佛像。到公1131年(宋高宗紹興元年),川南居士梅修率石刻大師周義等人,為巨佛開鑿眉目,直至完全竣工。大佛的建成共歷時484年。 至明代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嚴子恭、羅恕等人與僧人海明聚會,在大佛身旁營造寺院,修建佛殿五楹。並在大佛崖下,依佛門古規次第修建天王殿、彌勒堂、大雄殿、關聖殿、三星殿,歷時16年而成,取名大佛寺。從大佛的開鑿到寺院的建成,先後歷時800多年。它們不僅是宗教的產物,更是數十代人心血、智慧、汗水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作為宗教造像,因為寺院被毀,沒有了活動的場所,半月山大佛香火冷落。而作為地方文物,因為地處偏僻,宣傳不夠,世人知之甚少,連不少資陽人亦不知其於何處、為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