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位置:
所在城市: |
陽江旅遊 |
產品類型: |
陽江景點門票 |
商家名稱: |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商家地址: |
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試驗區十裏銀灘 |
去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推薦理由:
- 理由1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以“南海I號”宋代古沈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現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為特色的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
- 理由2“南海Ⅰ號”如同敦煌對於陸上絲綢之路的意義一樣,以其承載的豐富歷史文化信息,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標誌性發現,被譽“海上敦煌”。
- 理由3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廣東水下文化遺產科技保護基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學研究基地和中山大學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預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預訂須知:
【預訂方式】:選擇預訂日期,填寫其中一位資料即可下單,支付成功,說明訂單已下單成功;
【取票方式】:預訂成功后,請稍後查詢預留郵箱,即可列印附件電子票,持票前往兌換;
【開放時間】:9:00-17:30
【優惠政策】:120cm以下小童及70周歲以上長者免費,120cm-150cm可購優惠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產品描述: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以“南海I號”宋代古沈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將宋代沈船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向觀眾開放,高起點打造的動態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點文化項目之一。博物館坐落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十裏銀灘,背山面海,建築特色鮮明,緊扣海洋文化主題,是海陵島的地標性建築。主館占地面積12288平方米,建築面積19409平方米,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整體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建築風格上,幹欄式結構融入了古代造船的龍骨結構,具有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987年,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與廣州救撈局合作,在陽江海域搜尋一艘18世紀東印度公司沈船“萊茵堡號”時,意外發現了一艘南宋木質沈船,並打撈出一批精美文物。國家文物局將它命名為“南海Ⅰ號”。
從1989年至2004年,國家文物局先後8次組織水下考古隊對“南海Ⅰ號”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確認船沈沒於海面以下24米,殘存長度約30.4米,寬約9.8米,船身被1-1.5米的淤泥覆蓋,船體保存較好,上甲板以下部分結構基本完整,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年代較早、船體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的中國古代遠洋商船。2007年12月,按照“整體打撈、原址保護、就地展示”的保護方案,首創的震撼世界的水下考古整體打撈在中央電視台的全程直播下圓滿結束,“南海Ⅰ號”成功入駐“水晶宮”,成為中國水下考古發展史上的裏程碑!隨著“南海Ⅰ號”全面發掘保護工作的正式啟動,“南海Ⅰ號”將向世人揭開神秘面紗,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璀燦明珠。
博物館內基本陳列分為兩大展區:“南海I號”展區、“海上絲綢之路”展區。其中又包含八個專題展覽:“南海I號”船體構件及船員生活用品展、“南海I號”出水貿易品展、“南海I號”整體打撈及試發掘專題展、出水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海上貿易展、海上絲路與宗教文化傳播展、鄭和下西洋展、珍品文物展。
“北有濰坊,南有陽江”——陽江“有南國風箏之鄉”的美譽,放飛風箏的歷史至少追溯到南北朝冼夫人時期,距今1400多年歷史。陽江風箏造型美觀講究,工藝精湛巧妙,神形兼備,種類豐富,受眾面廣,以並評為“世界十絕”的“靈芝風箏”、長達數十米的“百足巨龍風箏”為代表。
風箏館以打造國內一流風箏展館為目標,展示數百只國內外及陽江地區的精美風箏,彰顯陽江“風箏之鄉”地位。館內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靈芝風箏、陽江地區特色的巨龍風箏,海上絲綢之路風箏模型,還運用電子技術展現盤旋場景風箏,為國內首創。
陽江漆器工藝制作,始於明末清初,屬於家庭手工作坊制作模式。因地處沿海的緣故,受海洋文化的影響,同內地傳統的技法、圖案都有一些差異,在漆料的配制、圖案的繪畫方面有明顯區別。這也就形成一種小國地域性的具有廣東嶺南文化特色的陽江漆器工藝,於2011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國五大漆藝之一。
|
預訂流程:
- 全部諮詢(0)
- 商品諮詢(0)
- 支付諮詢(0)
- 常見問題
- 支付幫助
- 發票收據
溫馨提示:因供應商偶爾會因特殊情況更改時間和服務內容而不提前通知,因此以下回復僅供參考,有最新的變動,請留意本站相關信息。若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請多多諒解,謝謝。
暫無常見問題!
我們的支付方式有:PAYPAL/支付寶/銀行入數等多種方式!
抱歉,我們只能開收據。
如需開發票,需要補差價,具體請聯繫在線客服!
正在為您實時加載數據,請稍候。。。
抱歉,暫無更多諮詢!